《宗徒大事录》记载,伯多禄和若望有「胆量」宣讲福音,这份胆量正是《致希伯来人书》中勉励基督徒的:「千万不要丧失那使你们可得大赏报的勇敢信心。」
教宗指出,圣保禄在致《厄弗所人》的书信中,一开始便强调:人受造是为获得那圆满的圣洁,获得圣母一生“穿戴”的美善。我们蒙召走向这个目标,也是天主赏赐的恩典。
(玛6:34)经文教导我们在感到焦虑时应去祈祷:你们什么也不要挂虑,只在一切事上,以恳求和祈祷,怀着感谢之心,向天主呈上你们的请求;这样,天主那超乎各种意想的平安,必要在基督耶稣内固守你们的心思念虑。
先知是那由于洗礼的力量,在圣神的行动中帮助他人读懂当下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读懂当下没有如新闻,而是在圣神的行动中。他帮助人理解天主的计划并协助我们回应。
在讲述那比喻时,耶稣先把他的门徒们和别的人对立起来。他称他的门徒为「光明之子」。与他们相比之下,别的人便是「世俗之子」。耶稣所讲的比喻中的主人公:不义的管家,是典型的「世俗之子」。
但若真的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中,那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不仅会振奋受苦难者,往往也会产生“连锁反应”,鼓舞、影响更多的人加入慈善行列。
因为那说:“这是我的身体”,也使他的话见诸实行的又亲口说过:“你们看到我饥饿,而没有给我吃的”;又说:“你们没有给我最小的一个弟兄做的,就是没有给我做。”
沙尔德圣保禄修女以无私忘我精神,服侍天主,默默奉献,特别关怀贫困病患、原住民、监狱受刑犯三大族群,那裡需要她们,她们就到那裡为人服务。
云层上方的天庭的左右有两组很小的人群:右侧是耶稣的朋友,耶路撒冷城外伯达尼的一家人: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拉匝禄,及他的两位姊妹玛尔大和玛利亚。耶稣对玛尔大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
自打我记事起印象最深的,除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缝衣补袜纳麻绳鞋底的剪影,就是随着灯芯不停晃动的母亲端跪的身影,至今母亲念经时那两唇相碰发出的声音仍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