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857年的海星女子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朱开敏主教在祝圣后游历欧美归海就任,大力支持青龙港海星圣母院的发展建设,翻建海星女中新舍,并创办男子学校——石安学校。
(清宣统三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白松林从外地带了很多孤儿到唐山,成立了仁爱孤儿院,地址在广东大街,1921年(民国十年)9月1日,仁爱孤儿院改称私立培仁女子小学,也称平民女子小学,1927年(民国十六年
2009至2010年教会隆重庆祝了司铎年,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号召所有司铎要学习法国亚尔斯的本堂维雅内神父。
刘素珍的女婿龚实因岳母在世时的芳表和殓布上彰显的奇迹,很快领洗皈依了天主,并不断在经济上大力帮助教会;而其女儿韩胜利更加热心事主,担任东河天主堂会长十来年,为教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祠堂述古记碑的碑文显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一位身居高官的叫作赵承基的开封犹太人后裔,重新出资修建犹太会堂——一赐乐业(希伯来语,以色列的古音译)清真寺的经历。
市区共有十几所医院,4个堂区与其学习班对这些医院实行承包制,每周一,传道员们去医院的住院部从一楼开始,每个病房,每个床位一直询问到顶楼,寻找住院的教友,并记录好需要祈祷、安慰、送圣体或傅油圣事等事项;星期二到星期六
因而神圣大会确认主教们由天主的安排,继承了宗徒的职位,作教会的牧人,听从他们的就是听从基督;拒绝他们的,就是拒绝基督及那位派遣基督者(参阅路十:16)。”
祂在众多跟随祂的门徒中召集了十二位最普通的,且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渔民而成为“宗徒”,为了将祂的救恩福音带给天下万民。
信理当教宗庇护十二世于1950年,在宗座宪章《MunificentissimusDeus》宣布“圣母升天”为教理教义时,大公教会不是探索到了一个新的教义。
顺着台阶向上爬,映入眼帘的是“之”字形的上山路和栩栩如生的十四处浮雕圣像,向世人诉说着耶稣的苦难历程,也时刻启示我们人生之路的苦难和曲折,要勤做补赎,多做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