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白冷婴儿的黑落德的暴力风暴,甚至立即波及新生的耶稣圣婴。阴暗悲剧在历史中以其他形式反复。对耶稣圣婴和祂的父母来说,乃是在异乡当难民的梦魇,现今也发生在很多人和很多孩子身上(参玛2:13-18)。
但是如果我没有花时间去探访病人,没有注意到饥饿口渴的邻人,没有收留过路的客人,那样在天主眼中还不够,……当我埋首忙于自己或自己的愿望时,我会忽略需要帮助的邻人,而那邻人恰好就是耶稣,祂正等待着我。”
将临期最后八天(17-24日),教会积极准备庆祝耶稣圣诞,弥撒中选读的福音,也直接指向主的诞生。
他的问题不是出于诚意,而是“试探”(πειράζων)耶稣,这显示他意图挑战耶稣的权威。灵修意义:这是每位信徒都应深思的问题:“我当做什么,才能得永生?”
圣经中记载伯多禄问耶稣说:主,如果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
教宗着重于耶稣降生,那使万物更新的新创造。当天的弥撒读经和福音叙述了三松和洗者若翰的奇妙诞生,两位女人从不孕成为有生育能力的人。
我们必须拥有心灵内外的旷野,一如耶稣在人群间展开使命以前,选择退避到荒僻之处收敛心神那样。 教宗解释说:「耶稣在独处的四十天期间与撒殚打『肉搏战』,揭穿它的诱惑,并且战胜它。
耶稣时时处处都在宽恕人,在世上为我们立下宽恕人的芳表。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还不忘宽恕钉死他的人(参路23:34)。直到今天耶稣还在圣体圣事中与忏悔时宽恕我们。
教宗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反思耶稣在约旦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礼后,在旷野里忍受试探,一如马尔谷福音记载:「他在旷野里,四十天之久,受撒殚的试探。」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了古往今来的人渴望看见天主的容貌这一主题,进而指出耶稣来到世上的一大创新,就是将天主先前隐藏的面容显示给众人,即使无信仰的人也愿意看见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