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鲁汶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学府
2024-09-29

大学成立仅一个多世纪后,在校学生就已达到大约2000名,并涌现出了一些著名人物,其中有人文主义者德西德里奥·伊拉斯谟(DesiderioErasmo),他在鲁汶呆了几年,为这所年轻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宗接见各宗教领袖:现在是对话和搭桥的时机
2025-05-20

这有助于向战争、军备竞赛和不公义的经济说“不”,并且向和平、解除武装和整体发展说“是”。(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癌症中的感恩见证
2014-04-11

于老师在进德圣诞公益晚会上五、病痛中经验天主俗话说:患难让人接近天主,得病之后的于老师更是时时思念天主,她说:从得病到现在,每当我面临检查、治疗等痛苦紧张的时候,我就会呼求:‘耶稣可怜我。

百岁母亲 笑对死亡 开启新生
2024-11-28

(日记节录:)今天(11月3日星期天),母亲有力气说话时,见我第一件事开始讲述“革命”经验故事:“那时军队到哪里扎营,战士们第一件事是找水源,打水井啊!要保证大伙有水喝。”

拉辛格:“触物生情,美的默观“
2024-02-02

在14世纪拜占庭神学家尼古拉斯·卡巴西拉斯(NicholasCabasilas)所著的《基督里的生命》一书中,我们重新发现了柏拉图的经验,即这种被新的基督信仰经验所改变的怀旧情结中的终极对象,仍属于无名

儒者陆征祥
2006-11-10

“当时外交部的任务,非常艰苦,国家既处于紊乱之中,没有相当的实力,又没有差强人意的内政,是为外交的后盾,而外交部则当保卫这个积弱的国家,设法修改清末累积的不平等条约,或至少阻止列强的侵略主义,再行发展

刘澎:宗教法治化的十个问题——共识网专访
2012-09-17

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回到法治上来,所以要在宗教领域里实现和谐,要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没有法治这一条不行。

一生追求奉献与福传的张公显老师
2014-05-07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奉献,教会的发展离不开奉献,福传的事业更离不开奉献,奉献精神是社会、教会和福传事业的灵魂。

《代表神父们说几句话》引发的热评
2015-04-15

原以为在教宗钦定的奉献生活年,我们的田神父一定会以喜乐的心情,结合自己在堂区工作的经验,与同仁兄弟们共勉,因为献身生活在今日多变的现代社会,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但读后却让人心情不免沉重。

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
2006-05-31

可以料想,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必然日益朝着建立起良好的政治文明与法制文明的方向前进,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与做法,也会被海纳百川的中国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