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往往藏身在弱小需要者身上,当我们爱他们的时候就是“爱祂”(玛25:40)。
它以这样的话结束:“他们在石上加了封条”(参玛27:66)。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对门徒们来说,那块巨石意味着他们希望的终结。
宗12:1-11;咏34:2-9;弟后4:6-8,17-18;玛16:13-19在教会历史中,除了主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的名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伯多禄和保禄二位宗徒了。
日,天主慈悲主日,教宗方济各(PopeFrancis)在他所颁布的《慈悲面容》(MisericordiaeVultus)慈悲特殊圣年诏书中,特别列举了耶稣的两个与动了怜悯的心有关的比喻----慈善的撒玛黎亚人
如复活这件事,起先有玛达肋纳向他们报告耶稣尸体失踪的信息;继而到墓地察看,见空穴旁卷着的汗巾与殓布不在一起等等复活的一些明证。
为这个缘故,圣母在露德及法蒂玛等地也苦苦劝告世人要认罪悔改做补赎。
玛达肋纳和其他几位妇女遇见了复活的耶稣;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也在分饼的时候认出他来;当天晚上,复活的他也在晚餐厅中显现给宗徒们,然后又显现给在加里肋亚的其他们徒。
一百多年前,德国释经学者凯乐尔提出了最具争议的口号,他认为玛尔谷福音是耶稣受难的故事,只不过是这个故事的导言写得很冗长。
(玛20:1-16)还有那钉在十字架上的右盗临死悔恨认错,不是也蒙耶稣许诺同升天堂了吗?
(玛28:18~19)故此,仅仅停留在我国1000万少数信友“牧灵”的这一条腿上,而置十多亿灵魂于不顾,又怎么符合耶稣福传的谕令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