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最接近耶稣时代的故事,要算第一世纪后期的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记载的凯撒·奥古斯都了,他死于公元14年。
圣巴特里爵节之所以成为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节日和爱尔兰天主教的瞻礼日,得益于沃特福德出生的方济各会修道士LukeWadding[1]在17世纪前期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也唯有天主教(罗马公教和东方正教)教友有这个福份,和救主耶稣共同享有一位母亲。天主教友何其有幸,能奉行吾主耶稣的临终遗言,替他照顾奉养母亲,教友家中总摆设有圣母像。
(玛11:5);-或城市,或乡间,人们都把患病的人带来(参阅谷6:56);-耶稣远距离地治愈罗马百夫长的仆人(参阅路7:1-10);-他为许多附魔的人驱魔(玛8:28-34);-他在顷刻间把病人治愈。
教宗方济各按照往年惯例在四旬期开始闭门接见了罗马教区司铎,并向他们发表讲话,讲解怎样主持弥撒圣祭、特别是怎样讲解道理。
去年11月20日他前往位於罗马市区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在地,会见正在那里出席第2届国际营养大会的人士,向他们发表一篇讲话。他说:今天,人们大谈权利,却常常忘记义务,也许我们很少挂虑那些挨饿的人。
他举出安德肋·桑托罗(AndreaSantoro)神父的实例,这位罗马教区的司铎曾在土耳其传教,於2006年被谋杀。他在遇难的前几天曾写到:唯有献出自己的身体才能拯救世人。
6月4日基督圣体圣血节傍晚,教宗来到圣母大殿,将一束鲜花献给罗马人民救援圣母像前,祈求圣母护佑他在萨拉热窝的朝圣之旅。
罗马梵蒂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葬礼。
曾在罗马多明我会的神学院深造、任教。1643年在莫勒莱神父的劝说下,利畸决定到东方传教。1648年抵达菲律宾,在马尼拉的华人聚居区传教,并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