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就是解除耶稣的干渴:德肋撒修女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帝对我们的爱”。
根据粗算,在请求豁免的案件中,约有80%伴随著生儿育女的情况,尽管他们大多是在放弃铎职后才生养的。问:这项规定适用于各时各地吗?倘若司铎生儿育女后,仍不肯请求豁免职务,这规定是否也适用?
的确,对于每位基督信徒来说,五旬节的意义实在重大,它与复活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耶稣的复活是逾越奥迹的完成,而圣神降临则是逾越奥迹的成果。
现在我的信仰感悟是,一个人在信仰上如果只有信德,没有爱德,没有信仰的行为,没有祈祷,没有自我的改变,仍然是生活在世俗生活的昏暗和模糊之中,不可能与主耶稣基督建立真正的关系和友谊,你的生命仍会是一个灰色体
后来用了十年多的时间了解教会,了解圣经,还从一些教友讲的道理中,慢慢地对天主教产生了真正的认识。通过神职人员及教友们的宣讲,通过圣经的启迪,我和爱人终于在千禧年里皈依了天主,成为基督的一名卫士。
二是根据梵二大精神,教育教友要更新观念,树立传教意识增强传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在两位神父的眼里是值得憧憬的日子,他们要加倍地努力,力争让武官坊会更具活力,让武官坊会这只中原“飞鸟”飞得更高!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化,基督教的文化精神也愈加深厚地宽泛地渗入到中国现代作家的情思之中:郁达夫《沉沦》中无休止的忏悔意识;曹禺《雷雨》和《原野》中摆脱不掉的原罪倾向。
因为我真的不想放弃任何宣讲的机会,我希望所有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获得救恩。
在三、四百华里的行程中,常常要赤足淌水数十里。所以,陈公50多岁时,就双腿肿痛,苦不堪言,那正是青年求学时期经常在水中行走所致。陈柏庐主教,本名湘,在景县读神学时,自己起学名为“柏庐”。
举起目光,摆脱现世的事物,在祈祷中把我们转向天主,重新把我们举起来。我们在时辰颂祷一篇赞词中祈求上主守护我们的眼睛,不使它们让表面虚荣、无足轻重的事物进入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