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罗马过渡式的、风格独特的建筑。堂西向,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堂脊高17米,钟楼塔高38米;顶部园穹上立一铜铸圣母抱小耶稣像,远望呈十字架形。
教宗方济各2017年11月1日,诸圣节发自梵蒂冈(台湾明爱会恭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罗马弥撒经书》,四旬期第一主日,集祷经(意大利文)。
刚恒毅(CelsoCostantini,1876-1958)枢机主教于1876年出生在意大利伍地纳省,16岁进修院,后来在罗马额我略大学学习神学,获得神学与哲学博士学位。
利玛窦在罗马学习时曾专修过地理学,从意大利乘船来东方时带着西方地图,沿途凭感观在船上对那些地图进行各方面的校改。
此画现陈列于罗马ChiesadelCesu教堂。以上两位中国宗教画像画家均属第一画派(以宗教画为主题)。马国贤属于第一派与第二派的过渡期。
在罗马的威尼斯广场,也有座马尔谷大殿,里面有马尔谷圣髑,每次路过,就想进去坐坐。今年过马尔谷瞻礼,没人请我,我自己去与主教神父们共祭,其乐融融。
这类最接近耶稣时代的故事,要算第一世纪后期的罗马历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记载的凯撒·奥古斯都了,他死于公元14年。
圣巴特里爵节之所以成为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节日和爱尔兰天主教的瞻礼日,得益于沃特福德出生的方济各会修道士LukeWadding[1]在17世纪前期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也唯有天主教(罗马公教和东方正教)教友有这个福份,和救主耶稣共同享有一位母亲。天主教友何其有幸,能奉行吾主耶稣的临终遗言,替他照顾奉养母亲,教友家中总摆设有圣母像。
(玛11:5);-或城市,或乡间,人们都把患病的人带来(参阅谷6:56);-耶稣远距离地治愈罗马百夫长的仆人(参阅路7:1-10);-他为许多附魔的人驱魔(玛8:28-34);-他在顷刻间把病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