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我去了露德,现在我可以行走了!
2003-09-05

我继续经营咖啡店,照顾和我的丈夫。当然很辛苦而且痛得很,不过,这些感觉今天已经不再有了。唯一令我后悔的是,过去我的信仰不够虔诚。”

在神父身边的日子
2003-11-03

后来我上了中学,也搬到了离堂较远的地方。这样,进堂的次数少了,与神父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如今的我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再谈珍惜教会文物
2004-01-07

我于13日赶往,当时有许多老人也前来观看,其中一位曾经得到过仁慈堂修女的抚养,也有的说小时候修女曾给过糖吃,还有的说当时因穷而到仁慈堂看过病。仁慈堂始建于1862年,是仁爱会修女抚养孤儿的地方。

“小玫瑰”印圣伤纪略
2004-03-15

1925年,小玫瑰的搬到美国翁梭城。那时正有一批教友联合反抗本城主教的命令,虽经主教再三劝导警告,他们还是固执;主教看见各种方法完全失败,只有去请小玫瑰代求天主。

百倍赏报与永生
2004-04-26

当年他派遣72门徒,两个两个地外出传教,曾叮嘱他们:“不管进入哪一,先说:愿你们平安。”后来,耶稣在复活到升天之前,他每次显现给宗徒们,第一句话一定是:“愿你们平安!”

峨眉山上传教情
2006-09-01

根据峨眉山旅游风景区的这些具体实际情况,她从去年一来这里就抽晚上和旅游淡季时,到若瑟堂附近的教友去走访。在峨眉山旅游风景区里居住着近40户500多名教友,她走访了一半左右的教友家庭。

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迪神父评述教宗与宗教人士和科学界会晤时发表的讲话
2006-09-14

不少新闻记者和评述们将他们的侧重点放在与伊斯兰和与科学界对话的主题上。对教宗发表的这篇讲话,梵蒂冈电台台长也是圣座发言人隆巴迪神父在里根斯堡接受访问。

教宗公开接见:隔墙必将倒塌,慈悲必胜冲突
2015-10-01

教宗继续说:家庭也是整体生态的主角,因为体是社会的主体,其中包含着地球人类文明的两大基本原则:共融原则和繁衍原则。教宗最後表示,美国在上个世纪获得了经济和技术的长足发展,但并没有否认自身的宗教根源。

我的“家庭养老院”
2015-11-10

去世那天,爱人在亲戚的帮助下处理公爹的后事,而我则回到自己的预备灵堂。一进门见到我娘,我就跪下磕头,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我娘一看我跪下磕头就明白了,她流着眼泪扶起我,说: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

为恩主作工与死神擦肩
2015-12-04

自从加入了教会大家庭,他们把教堂当成了自己心灵的,参加了教堂的很多活动,信仰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宝贝,而且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宝贝分享给所有的人,姚建国说:我的感觉就像教宗方济各讲的那样,要把信仰、福音和爱带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