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终意义以及真正的幸福,在于超越自我以及这个世界上的现世生命,存在于比死亡和现世的转瞬即逝更强大的事物中。现今的人们被禁锢于单一层面的物质主义以及消费主义枷锁中,无法真正接受超出这些层面的东西。
(箴3:59)耶稣在圣经中吩咐我们要彼此相亲相爱,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夫妻俩一起出来事奉,有关婚姻家庭的内容分享的比较多。
他所穿的紫红袍甚至比金银还要贵重得多,那是保留给神祇(参耶十9)和国王的(民八26),而细麻衣则给人一种近乎神圣的特色。这人显然是在夸耀他的财富,而且惯于天天展现:「他天天奢华地宴乐」(19节)。
生活虽然清贫,收获却无穷,当给予别人时,比接受别人更幸福。今天是我成为神父14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将要离开这块我服务7年的土地的日子。
我上次发表的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以2014年的研讨会为蓝本,同时再做进一步的文献梳理,比如我以当时的《申报》和其他的几份在华期间发表的报纸,勾勒了到底传教士在抗战期间都做了哪些人道主义工作?
走出圣堂门,便瞻仰正上方圣比约十世教宗的牧徽雕刻,这在国内外教堂设计史上实属罕见,表达天主教会是从宗徒传承下来的,传承着正统大公的信仰精神。
因为没有一个人比天主来得大方慷慨。[6]守斋可减轻我们的暴力倾向;它缓和我们的怒气,成为我们成长的重要机会。一方面它让我们体验自己必须忍受怎样的孤寂和饥饿。
我们是否硬要把自己与他人,与那些我们感到比我们圣洁的人,相比较呢?菲利普神父说:天主是‘实事求是’的,祂的恩宠不像我们所想象、理想或梦想的那样运作。
由于这些可能的发展复杂且缺乏把握,进行这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一种比通常更为谨慎的分辨能力。教宗最后表示,透过科学与技术研究为人类带来的许多非凡的资源可能会冲淡友爱分享的喜乐和共同创业的美好。
人们不再冲动了也好,这个世界不能光靠感动支撑着;“爱比死亡强”,每个人心中的良善,都能被天主激活成他自己那生生不已的力量,用以面对他们自己的世纪和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