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教会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工作量大而收效却小,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也就是需要教友们的参与,但他们需要教会的培育和身份的认同,这就需要花费财力和人力来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可是在农村这方面是缺乏的。
现代交通的便利,通讯设施的完善,使得人们思想更加的活跃,交流更加的广泛,活动范围扩大,人们再不囿于足不出户的小家庭式生活。
切斯特顿(G.K.Chesterton)指出方济乃“基督之明镜”,正如月亮之为太阳的明镜,许多人藉著方济的光芒来观看基督,而月亮虽然比太阳小许多,但是比较接近我们。
他们也可在监狱的小堂内,获得大赦。愿他们每次越过牢房的门坎时,将心思意念和祈祷交托给天父,这样,为他们而言,就代表跨过圣门;因为天主的慈悲能转化人心,并能将铁窗岁月,转化为获得自由释放的经历。
婚后,因家里人口多,我爷爷分给他俩一亩贫瘠的旱地,四分水田,一升米,一口小铁锅,两双碗筷,在天主堂院东墙外租下两小间南房居住。父母二人相依为命,开始了艰难的人生之路。
哑父虽然语言受限制,但他总是想法告诉我们,没有天主的恩赐,就没有我们一切,我们不能忘记天主的大恩,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哑父已经去世多年,如今已定居北京的我,仍然无比怀念儿时与哑父生活在小乡村的那些日子
年轻的依搦斯修女1931年发了初愿,取名玛利亚·耶稣圣婴德肋撒,因为她热爱里修的圣女小德肋撒。在随后将近20年中,她都在修会办的学校为富裕家庭的女学生教授历史和地理。
由于苗苗年龄小,需要人照顾,于是父母亲来到城里。父亲在农村生活惯了,适应不了现在的城市节奏,干脆一个人回了村里。父亲喜欢喝酒,由于长时间饮酒,加上生活不规律,有一天突发脑梗。
别小看这过于简陋的房间,正如“陋室铭”中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可是,当我一看见那可爱的女儿,她那么小,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我的心又软了下来。我整天以泪洗面,眼泪都要哭干了,眼睛也花了。在那一段日子里,可把我的丈夫累惨了,既当爹又当妈,忙里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