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在西方通常都是在教堂演出的,在中国的教堂中这是第三次演出,也是第一次演出威尔第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安魂曲》分别于2006年在北京王府井教堂和2008年在上海徐家汇教堂演出。
主耶稣在复活主日,派遣他的宗徒“因他的名向外邦宣讲悔改,以得罪之赦”(路24:47)。
作为“慈悲宗徒”、“慈悲秘书”及慈悲敬礼的首位传扬者,圣傅天娜修女是蒙主特别拣选、护佑、祝福的,尤其耶稣曾一次次显现给她,直接启示她、直接应许她、直接祝福她,然而,圣女还是因为有时无法分辨天主旨意的真伪而倍受煎熬
然而宗徒保禄又说:“看,我告诉你们一件奥秘的事:我们众人不全死亡,但我们众人却全要改变,这是在顷刻眨眼之间,在末次吹号筒时发生的。的确,号筒一响,死人必要复活,成为不朽的,我们也必要改变。”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昔日的宗徒们遇到了主耶稣,经验到了天主的爱。同样的,今天的基督徒也通过圣事而“遇到了耶稣”,得到了福音。我们基督徒传扬的是“从宗徒们传下来的”信仰,同时,更是我们的生命中所经验到的活的主耶稣。
机遇最初出现在1870年,罗马天主教一位名叫德莱普莱斯的主教,在那一年即将调任中国的教职。这是一位充满宗教热忱的主教。他一直梦想在中国也建立一个修道院,却苦于没有经费。
对主和对祂教会爱心服务的见证──以满怀希望的心情及复活的喜乐,自由地接受十字架所标示的见证──以及兄弟般的团结和向普世福传的热火,都是圣召成长中首要的与最具说服力的因素(《我要给你们牧者Pastoresdabovobis》宗座劝谕
我们也该不顾任何困难去实践爱人的职务,我们周围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贫困、疾病和罪恶之中,让我们牺牲我们的舒适安逸,不怕操持贱役,从事宗徒工作,求取近人灵魂的利益,让我们怀着玛利亚往见表姐时那种太阳般的精神,
“在开始的时候我想到了圣神父,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中国,喜欢上了汉语,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并开始学习汉语,以便将来对中国的教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