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共融与相遇文化的仆人: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用这句话勉励主教、司铎、会士和修生们每日回应他们的召叫。他强调了圣召的三重意义,即蒙天主召叫、蒙召宣讲福音以及蒙召推动相遇的文化。
李主教也勉励新司铎要做基督忠信的仆人,为所有的人服务,不局限于圣堂,应伸展于天地之间,基督徒应与所有人分享基督的荣耀。
记得那一天举行秘密选举教宗的枢机主教们,以我意想不到的的方式,推选我继承已故可敬的上主的仆人若望保禄二世后,一年已经过去了”。
在上主的仆人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给以的一段体验时期后,我相信这些取自教会所批准的礼仪书籍的规则必将受到你们仔细的遵守”。
这种话正是主耶稣比喻中那个可恶又懒惰的仆人(玛25:26)常挂在嘴上的。若说读不懂圣经,是谎言——难道耶稣门徒比我们更有文化吗?保禄论及当时的基督徒说:弟兄们!
龙基神父引用圣盎博罗削的名言:「哪里有慈悲,那里必有天主;哪里有严厉苛刻,那里或许有天主的仆人,但绝对没有天主。」耶稣在这名犯奸淫的妇人面前站起身,把她当作「等候已久的重要人士」,接近她和与她交谈。
面对世间的恶,祂做了我们的仆人,以祂爱的服务拯救了世界。这就是制造和平的真正实力。只有以爱作出服务的人才能建设和平,才能超越那遮蔽思想与心灵的冷漠无情。
当天的福音叙述一个百夫长祈求耶稣治好他所心爱的仆人的疾病。这位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极为细心,关照耶稣不必亲自劳驾到他舍下,因为他身为长上只要下令,就知道属下必会照办。他相信耶稣也必会如此。
因此,耶稣做了罪人的仆人。瞎子称耶稣为主,要求看得见,他通过呼求耶稣和迫切渴望与祂相遇的态度,表明了他的信德,因而获得了救恩。就这样,他感到被耶稣所爱,开始跟随祂,成为祂的门徒。
教宗接着说:我们作为耶稣圣言的仆人,蒙召不炫耀外表,不追求光环,也不可悲伤或满是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