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帝国开放没有成功,中华皈主也成泡影,后来,中国和中国天主教会都经受了痛苦考验,中国天主教信友经历了很多的无奈!乃至今天,历史仍然留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耐人寻味的问题。
年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华,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教务会议、1926年六位国籍主教的祝圣,1929年还出版了《全国教务统计专号》;(2)社会思潮,欧洲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党运动,妇女运动及社会改革,公教进行会在欧洲和中华公教进行会活动等等
从2009年起,担任耶稣会中华省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年起在香港教区圣神修院教授心理学。
辛亥革命成功后归国担任法租界工部局大打样(类似今城市规划局设计院院长首席规划师),中华建筑师协会发起人之一。复兴公园外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就是在潘先生的争取下撤换的。
老主教的忏悔一文,不仅对其所在教区狠刹歪风扬正气、推动福传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现实和深远的影响,就是对整个中华大地上的天主教会,也不失为警示、启迪、反省、借鉴、修正错误防病治病之良方。
利畸晚年撰写了《在中华帝国布教使命》这本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明末清初厦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关于郑氏家族的记述更是详细。此书是研究思明州历史和郑氏集团的重要材料,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太和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西部儿童救助基金鲁冰花舍孤儿救助、山东仁爱家园、龙井爱心之家、快乐之家孤残儿童养护中心、贵阳希望儿童健康咨询中心、河北野地花孤儿托管中心、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小花项目、爱百福、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完】来源:《耶稣会中华省》,天亚社编辑。
墓志虽是惜墨如金,但仍留下了教士们悉心竭虑地为教会工作,为宫廷服务数年乃至半个世纪,最终功成行满,在中华国土魂归天国的生命史迹。利玛窦及其在宫廷任职的传教士,因有皇帝认可,允许在墓碑上使用龙的造型。
碑文虽历经百年侵蚀,字迹仍清晰可见,墓碑有三块组成:左侧是法文(见法文片),中间是:“清故法国驻西藏传教司铎顾公德尔圣名若翰大人之墓”;右侧是:“生于道光元年六月吉日,生在法国敖读格物,至廿四年由来中华传教西蜀涪洲岳乐至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