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我们一行三人乘出租车从沁县出发去长治参加培训学习,到襄垣虎亭时,路上有一位大妈在捡路上掉的焦炭,当车从她身边驶过时,她起来躲闪,“砰”的一声巨响,车前面的玻璃碎了,大妈倒在地上。
例如:在我的学习点区域内就有一家四代单亲家庭,为了小孙子的怪病(查不出病因),三代人同时领洗,又因小孙子的病没好,同时背教改信佛教了。像这样的信奉天主后又敬拜邪神的大有人在。
我记得有一位神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比喻:说有一个人,当他小学还没有读完时,他就急于进入一所“名牌大学”学习。即使他很快进入这样的大学,试想对他是否有太大的好处呢?
这是在大学的学习和体验重新具有意义。而这次祈祷聚会要给全世界所有大学生的大讯息则是:宣扬天主是爱,的确是建造爱的文明的依据。
她这种爱主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在白发婆婆患癌症住院期间,贾神父安排修女们日夜在医院守候,神父每天都去医院给她送圣体。
单就进堂而言,教会对教友的要求也是十分宽松的,有时间多进,没时间少进,对正常工作、学习的人来说,主日进堂参与弥撒就行了,至少每年满四规,这还多吗?
邹老神父也推荐了“信德”等属灵书籍、报刊供我学习与参考。我于1999年开始“索阅”“信德”。我认为“信德”的编辑内容的版面、形式都很精练,以少胜多,给人所冀所求,深得人心,实是一份难得的教会属灵报刊。
在学习期间给“信德”及教会其它小报上写了一些文稿。宣传主的福音。
她们三个一组、五个一伙,骑着自行车,带着学习资料和教会的书刊,深入到基层宣讲基督的福音。
我十岁蒙上主的圣召,进入了贵阳教区预修院学习,开始攻读神哲学,准备走神父的奉献生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