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圣墓骑士团的灵修,目前已由梵蒂冈书局出版社发行意大利文版,其它主要语言的版本预计将于2021年问世。这本新书旨在支持圣墓骑士团约3万名成员在基督生活、死亡和复活的光照下每天增益灵修。
切尔尼枢机对此省思道,“相遇能使彼此变得富饶,教宗提到拉丁美洲的移民给美国带去的丰富文化,以及他的原籍意大利的移民为阿根廷带去的富饶,这些便是具体的实例”。
巴尔巴加洛说,在14世纪初,乔托在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韦尼小堂绘画了有关呈交细棍和若瑟的细棍开花的故事。此外,巴尔巴加洛也提到大圣若瑟的重要性。
接着,教宗引用了已故的意大利热那亚总主教卡内斯特里(GiovanniCanestri)枢机的话,说:「教会有如一条河流。重要的是你在里面,在这一侧或那一侧都无所谓。圣神促成合一。」
从2018年起,意大利博洛尼亚教区开启了全长157公里的天主之母远足行程。在这条线路中分七段行程进行,沿着亚平宁山脉间的美景,依次抵达10个圣母朝圣地。
这位耶稣会士是意大利马切拉塔人,年轻时就渴望到远东传教。自方济各・沙勿略的时代起,没有任何一位耶稣会士能够进入中国。但利玛窦和他的同伴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并学习中国语言和风俗,得以在该国南部住下。
教宗强调“从最深层的意义上理解,团结是创造历史的一种方式”,并引用意大利法学家格罗西(PaoloGrossi)的话说:“团体永远是弱小者的救援,也替那些没有声音的人发声。”
这位同时也是意大利修会会长联合会(USMI)成员的会士说,还有一个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那就是小组讨论的桌子的形状:“它们是圆形的,在小组中彼此相邻,有助于建立深厚的关系和亲密的友谊。
题为「迈向救恩的泉源」的会议,邀请了两位枢机、两位总主教、六位主教,以及来自法国露德、葡萄牙法蒂玛和意大利帕多瓦多个国际朝圣地的主管和院长,约百位代表参加。
十七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建筑师夏西亚(DomenicoSciassia)在圣殿原有的哥德式钟楼两边,又增建了两个钟楼以及圣殿两侧的小圣堂,还有圣殿中殿上面的大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