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礼仪书的起源
2005-05-13

年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回罗马上书教宗准许在中国行中文化礼仪,1615年3月20日教宗保禄五世应金尼阁的请求,由礼仪部颁谕准许以中文举行弥撒圣祭,诵念日课,任何当地(中国)神职人员并准许翻译《圣经》,即以中文文言体裁翻译圣经(中国神父可以不用拉丁文而用中文举行圣祭念日课

战场高处望云开
2003-05-26

赵宜刚:赵熙在家里的表现我们挺满意,尤其是在信仰上不用我们操心,她自己就比较热心。对女儿的教育,一个是家庭的历史激励着她,一个是她从小就耳濡目染。

葡萄园雇工人(二)
2016-01-18

第一批进葡萄园工作的人,从第一个小时就被选上,从第一个小时就不用担心食物,他们不用在烈日当空中苦苦等待,一次次地失望。

发生在玉树地震灾区的感动
2010-06-28

修女们告诉我说,这样的主动帮助已经成了她们彼此之间不用言语交流就能实现的日常习惯。

主牵我走过阴森的幽谷
2009-10-23

我每次打电话给妈妈,她都告诉我不用担心,因为病房里有教友,她们经常在一起唱圣歌、祈祷。

痛苦也是一种宝贵的价值
2007-05-05

至于那些家破人亡、埋忠骨于外乡的人们,就更不用提了。

福传心火胸中燃
2007-06-27

至于生活的问题,根本就不用操心。天主时时在照顾着我的家,总是在无声息中给我家赐福!福传的经费天主也总是托人给我们,总会有人支持我们的活动,给予各方面的帮助。

中国礼仪书的起源
2008-04-07

年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回罗马上书教宗准许在中国行中国文化礼仪,1615年3月20日教宗保禄五世应金尼阁的请求,由礼仪部颁谕准许以中文举行弥撒圣祭,诵念日课,并准许以中文文言体裁翻译《圣经》,即(中国神父可以不用拉丁文而用中文举行圣祭念日课

成都:两位志愿者的分享—为灾区人民祈祷
2008-06-28

他是6月5日转过来的,在这一天一夜的时间里,我们给了他特别的关照和劝解,记得我还对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要多吃饭,多喝水,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其它的什么也不用怕,你已经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帮助你的

天主教:倡导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2022-05-10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慨慨故人归,恬恬厚爱重”“一叶惊秋夜渐长,久待不负是天明”“月光所照,皆是故乡”“寒来暑往进德修业,冬去春来厚德载物”……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的信公众号上,“修院动态”栏目标题体现出满满的传统文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