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惯例,中午第二台弥撒后,大训堡副堂宋美神父带领堂区乐队和众信友,前往本村四个公坟扫墓、打安所、追思祈祷。
其中,南昌铎区的教友们更发起炼灵月专项祈祷活动,每日为亡者虔诵玫瑰经,以恒常的祈祷回应炼灵的需求,践行信友彼此代祷的爱德责任。整个炼灵月期间,教友们在追思中深化信仰,在代祷中传递爱德。
另外还有几位在苏州和常熟等地开教或传过教的外籍耶稣会传教士,如,葡萄牙籍耶稣会士林斐理神父(Rev.FeliciendaSilva,SJ,1578-1614),意大利籍耶稣会士艾儒略神父(Rev.GiulioAleni
一幅痛挽长联,准确地表达出大家的心声:通五洲语文,交四海朋友,荣臻三德学品高;两袖清风眠主怀,一身正气传吾辈;树六合壮志,获七大神恩,名扬八荒声播远;九旬无私献教会,十万信友哭荫明。
刚开始,他们在北京的一个“北漂一族”微信群里为受助学生寻找有爱心且富裕的资助家庭。然而,这种方式一段时间之后遇到了窘境。近一半的家庭资助三四个月之后,就与孩子见面,之后就悄悄消失了。
同时,我也学到不少,改变和进步了许多:不论坐在车里还是在路上,只要看见教堂我们懂得要画个十字圣号;走近公墓时,我们学会诵念凡诸信者灵魂赖天主仁慈,息止安所;若是在修会里,为了减轻义工们的劳动,还要把使用过的餐具端到收集处
让堂口的教友们人手一本圣经,每天晚上给他们讲解和分享圣经,组织孩子们学要理,教年青人学唱歌,和传道员们一起去福传等等。
这些年来,我常常想起母亲,想起她的福传事迹,想起她一生走过的福传之路……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虔诚奉教的教友世家,从小她没上过一天学,但因着天主的特别垂爱,母亲在老一辈人的指导下,通过念经和背诵经言要理,久而久之
在印度传教期间,沙勿略在街上摇动手上的铃,以召集人们听道,他也探望病人及教导儿童要理,并向教外人士福传。每到新的地方,他必与当地人共同生活,吃的食物与穷人一样,夜间睡在地上。
凡信靠你的人,这个圣名是心中的喜乐,口中的甜蜜和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