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痛哭乃真福,斯人终当承温燠。温恭克己乃真福,大地应由彼嗣续。饥渴慕义乃真福,心期靡有不饫足。慈惠待人乃真福,自身必见慈惠渥。心地光明乃真福,主必赐以承颜乐。以和致和乃真福,天主之子名称卓。
老人们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雪,他们需要的是关怀与爱,在他们安享晚年之时,哪怕是我们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句真诚的祝福就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甜蜜,他们精神上的空虚就会感到满足。
让我们带着圣母的喜悦与关怀,以及从温柔和慈爱滋养出来的力量(参阅:《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88),出发上前把国王的邀请,即我们的救主带给每个人。圣母玛利亚──福传之星,为我等祈!
在没有汽车和公路以前,西江,一直是沟通西南与岭南的一条重要水上通道。而肇庆府城的所在,正扼守在这条交通干道上。
派遣更多的神父来,为那些无声的人发声和呐喊;在失望的地方给予鼓励;在孤苦的地方给予温暖和热情。领:主耶稣,现在的情况的确是,庄稼固多,工人却少。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最急。”圣经上曾说:义人,“他们的子孙在世上必要强盛,义人的后代必要受到赞颂”(咏112:1~2)。连载二
祂对我说话特别温柔和仁慈,那种仁慈还是没法用语言形容。这时加百列说:“孩子,听你说你要见我?但我不能单独跟你见面,我需要神的同意才能跟你见面”。
自己不经意的温柔和友善,关键时刻却拯救了自己。人世间的所有幸运,都是来自你积攒已久的福报。“把你的粮食抛在水面,多日后你必有所获。”(训11:1)“命运充满着多变的机遇。”
考察其其中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佛教对人的现世道德经验生活的嵌入是如此的深刻而具体,悲悯而温慈,以至于一些宗教学者认为,佛教更像是一种“慈善说”、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和一种“伦理学说”,而非一种宗教。
《默示录》中就已经警告过不冷不热的态度:“你既然是温的,也不冷,也不热,我必要从我口中把你吐出来”(默3:16)。福音虽然是和平的喜讯,但也会因着人选择信从或拒绝而产生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