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在于我们自己,常常一味注重祈祷后过于理想化的效果,所造成的祈祷意识形态的扭曲。也是一种以个人主义计较得失成败的典型主观偏颇。这种因祈祷模式引致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也就是我们现存祈祷模式的不足。
耶稣就是孤独和一切问题的答案。
好多个“为什么”出现在脑海中,我当时整个人都陷在无数个“为什么”中,不由俯首向上主呼求,寻求答案:“主啊,求你造就我,求你给我再造一颗纯洁的心灵,属于你的心灵,求你安排适合我做的事。”
影评人毕成功说,《唐山大地震》讲述了“物理的灾难好修复,精神的创伤难愈合”的核心议题,冯小刚通过影片给了两个答案,亲情和生命本身。
答案是肯定的:会!因为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会先关爱别人,同时也接受他人的关爱,不要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习俗,也不要强调是内容还是形式。
记者们没有答案。于是,教宗说:「如果我们不知道罪状,就不能定罪。在回答之前,我要说:请你们进行调查,因为说一个人『被定罪』是很危险的事。谁定了他的罪?公众舆论、闲言碎语。」
近来,我时常回想当时的场景,从某一角度来看,我几乎是一生都继续不断地寻求儿时问题背后的答案:人是有限的受造物,怎能认识无限的造物主呢?然而,天主却通过我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回答着我内心深处的那个疑问。
对此,“山中圣训”已经给了答案。对于那些有决心让天主主宰他们生命的人,有决心做天国一分子的人,耶稣基督要求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指示都全部记录在其中了。
不妨再一次地倾听一下爱因斯坦式的答案——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
答案只有一个:圣爱。爱的人愿意与被爱的人分享,愿意与他结合,圣经正是为我们呈现了天主爱他的子民的伟大历史,这个历史在耶稣基督身上达至顶峰。其实,天主没有改变:他对自己是诚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