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8日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作者佩特里尼谈到对话的重要性,说明《愿祢受赞颂》通谕是他与教宗方济各交谈的起点。他提到“各方对话”的必要性,掌握学术知识的人与持守传统的人之间需要对话。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似乎失败了,但是耶稣的生命果实远超乎人的衡量。身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要深信自己的生命会结出果实,纵然不能亲眼看见,但生命果实会彰显在以后的世代。
本次国际会议的主题是“为建设未来的记忆:从团体的角度思考和行动”。
对人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尊重,多一分谅解,主动宽恕别人,主动求别人宽恕,即使再大的不和,也能像烈日下的坚冰得以融化。梵二大公会议中创立的基督教会运动对话形式,是在圣神指引下的重要创举。
——灵修、神学专家黄克镳神父专访编者按:2007年4月15日,本笃会会士、灵修专家黄克镳神父到河北教会访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黄克镳神父直接简称“黄”,记者简称“记”。
他的演讲主题是《神学,礼仪与静默》。 巴尔多禄茂一世演讲说:“至于我们两个姐妹教会的手足关系,借用昔日保禄六世教宗和阿典纳格拉大公宗主教彼此问候的话来形容,我祝望东西教会两片肺叶能够和谐地呼吸。
2018年2月25日,正月初十,修士们返回修院开始为期三天的开学避静神工。开学避静是各大修院开学前的必行神工,帮助修士反省假期生活,收敛心情,准备开始一个新的学期。
在这个热闹欢腾的聚会上,教宗方济各向已有770年历史的意大利慈悲联合会的成员致意。该联合会服务的历史正如当天在广场上的众多旗帜所象征的,横跨世代、植根意大利每个城镇。
卓新平教授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天主教“中国化”发展的思想溯源。第二部分论述天主教“中国化”发展的思想特色。
教宗方济各1月30日在梵蒂冈接见天主教与东正教神学对话国际混合委员会30位成员,鼓励他们为神学上的共同探究带来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