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敦促说:「在这与耶稣的相遇的启发下,我们可以自问:我在生命中等待什么?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心里渴望见到上主的面容吗?我是否期待祂对世人的救恩计划得以彰显?」
认识耶稣要谈及的是与他有一种关系,一种相遇。我能知道关于耶稣的很多事,但如果我没有与他相遇过,我还是不知道耶稣是谁。
他尤其“培养人际关系,维持教会联系,在相遇中始终重视人的特质”。“愿天主帮助我们珍惜他的见证!”真团结是信仰内的合一良十四世首先向非天主教的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致词。
个人努力以及与复活基督的相遇——圣父教宗坚持教导我们个人与基督相遇的重要性、世界传教节的给我们创造了重振信仰的契机、在团体内作出信仰选择直至向全人类宣讲福音。
这段福音在告诉我们:基督信徒在自己的心目中怀有一颗极大而深刻的欲望,即:和上主一同去和他的弟兄及同路人相遇。祈祷结束后,他又问候到正在庆祝开斋节的穆斯林弟兄。
因着这一次相遇,他们成了耶稣的门徒,与耶稣天天生活在一起。这个经验为若望一定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邀请,却奇迹般地改变了他们的生命。
怀有爱的人拥有望德的喜乐,最终能与那被称为大爱的主耶稣相遇。在我们刚才聆听的《罗马人书》中,圣保禄宗徒告诫我们:我们的爱德有可能是虚伪的,我们的爱有可能是虚伪的。
首先,在教宗方济各的训导中总是将与上主的相遇置于中心地位。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
它以有限的人言传达无限的主言,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说是超载的,含有无穷内蕴,潜藏着一股奥妙莫测的动力及一个天人相遇的机缘。
那是2001年12月6-9日,中国中心和香港道凤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德国首都合作举办“基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遇:翻译与吸纳”国际学术研讨会,房神父和我也在受邀名单。当年我们在柏林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