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庞神父诵读经文,为逝者的灵魂祈祷,愿他们在天主的怀抱中安息,获得永恒的生命。修女、教友们认真参与礼仪,为教会前辈先贤及所有逝者祈祷,同时,也反省生命的真意。
(若13:35)将来在天堂,我们会永远享有天主的家,但此刻在世上,我们要先经历艰苦的锻炼,为那永恒的爱预备好自己,天主训练我们的方法,是给予我们一些家庭责任,而最首要的是实践彼此相爱。
“道”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永恒的道,叫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他为了说明“道”的本性本体,这样形容:“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这个“道”是无形无象的,“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
这节经文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基督徒在世间行走的道路,也为我们如何在喧嚣中坚守信仰、在迷茫中寻求真理提供了永恒的指引。今天,我们愿与诸位一起分享三点内容:一、倚恃上主:真理的源头与根基。
礼仪结束后,基里尔宗主教向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基督信徒发表圣诞文告,邀请信徒要坚定对天主的信德,他在文告中写道:相反于当代社会中的人,他们不接受来自白冷山洞的任何真理之光。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小时候,父母给予的信仰培育,那信仰之光,使他早晚也会重回教会,再见到上主与我们同在。父母的给他的培育、榜样、祈祷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
他续说:基督之光不只是外在光明,更应深藏于心。台湾基督徒占人口的少数,必须愿意改变,达到个人合一、团体合一、天人合一,才有真正的影响力。我们要下功夫寻求基督徒的合一。
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承认的真理之光吗?教宗反问听众说:他们为什么不对天主的美善开放?他愿意分享我们的人性而居住在我们中间。
特别在三个晚上不同的灵修活动中,从十字架到基督爱的圣宴——圣体的朝拜中,大家深深体会到圣神的力量无穷无尽,是喜乐,是平安,是一切灵修的泉源,是人灵的开导者,是圣化世界启迪者、完成者,大家沐浴在圣神之光的洗礼中
教宗方济各的首份通谕《信德之光》于七月发布,主要基于其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已撰写的内容。 格雷奇枢机认为,下一份通谕将有助于「定义我们对贫穷的立场」。他说,对贫穷的定义不同,视乎一个人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