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忘记,要伸出手、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耶稣托付给教会的使命”。“接近、温柔和怜悯是天主的风格”。最后,教宗总结道,没有与天父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有怜悯,今天的福音也是如此教导我们。
上山不是忘记现实,祈祷不是逃避生活的艰难”,信德的光不是为有一个美秒的灵性激动。教宗最后表示,我们蒙召去体验与基督的相遇,因为在祂的光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携带这光并在所有地方发亮。
他还想到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闭幕,并为因战争而受苦的人民祈祷,不忘记乌克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我们不要忘记天主给我们准备了一个生命和喜乐的将来。那么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在牵挂什么?是那要过去的,且要很快过去的尘世上的东西,还是那存留的、指导我们朝向永生的上主的话?
此外,教宗也鼓励该基金会成员不可忘记「怜悯」的本质,即分享人性经验。教宗解释道:「怜悯不是丢块铜板在其他人手中,连眼神接触也没有。相反地,怜悯是接近他人的苦难,并且与他感同身受。」
前几天,我洗衣服忘记掏兜里的卫生纸,老公晾衣服时,看到沾着卫生纸的衣服,一下子不高兴了,生气地说:“给你说了多少次,要记得掏兜,你就是记不住,不晾了!”说完就不耐烦的转身离开了。当时我心里想:哎!
尽管如此,很多时候,由于世界的抵制,自身人性的软弱,我们依然会忘记他在我们身边,忘记他本来的样子,忘记他福音的真理,那时,我们就需要圣神来提醒、鼓励和督导,并且也是圣神在使那些聆听福音的人理解和信从福音
尽管我们不得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也不可能不以基督的胸怀关注社会,但却永不可忘记,修院的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因为我们并不是通过在社会上谋求一份工作来造福社会,也不是通过权力的管理来维护社会秩序;而是通过祈祷
我们今天的教会团体和社会生活有点顾此失彼,在强调人的权利时,容易忘记人的义务;在强调重视人时,容易忘记天主;在强调今生的舒服和成功时,容易忘记人的最终目的是永生的救恩和福乐。
六、不可忘记仇敌的恶行(申25:17-19)问9:为何要记住阿玛肋克的罪行,并要将其名字从天下抹去?答:阿玛肋克趁以色列人软弱时暗袭,是对天主子民的敌对行为,也象征了邪恶势力对圣约民族的逼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