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讲,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正如今天我们为刘姨殡葬弥撒选的若望福音: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
的确,修道生活并非来成就自己,实现自我,而是成为天主手中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想祂所想,行祂所愿,完成祂在我们身上的计划。赵修女在教书工作中与主契合,认真负责;在生活上她听命顺服,践行爱德。
一次,郭元璋给别人干活时,主人给了两块红薯,饥肠辘辘的他没舍得吃,而是拿回家送给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再难,他依然逆流而上,踏荆前行,信仰是他生命的支柱,主爱是他生活的力量。
它鼓励我们不与世界隔绝,而是参与其中。也邀请我们在自己的具体环境中,藉着活出基督徒的精神,而使他人也成为天主的子女。
透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很多事上是我错了,不是丈夫真的不好,而是我的心态不好,看他的眼光不对。
从基督信仰来讲,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因为基督通过死亡而战胜了死亡,给人类带来了复活的希望。“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得安慰。”
我们意识到了“开门”和“关门”不是一件小事,坐在家里关上门和打开大门“请进来、走出去”决不是形式上的区别,而是观念上的转变。就这样,通过敞开堂门,我们迈出了福传的第一步。
在帮助熟识的地方教会及遇到困难的同时,他也希望‘教师和陶成者项目’不再局限于一个区域及玛利诺会前辈们昔日所服务的教区,而是能在全国范围内协助培养师资及人才。
“你们应该知道经上的一切预言,决不应随私人的解释,因为预言从来不是由人的意愿而发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的推动之下说出来的。”
传教士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也应从这段历史中反思,他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文明不是仅仅在某些方面,而是在一种悠久传统中使人熟悉的所有方面都相差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