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后,人们抬着石柱圣母举行烛光游行,女孩子们身着艳丽的民族装翩翩起舞,向圣母像撒花瓣……1941年10月12日,天空突然出现霞光万丈的美景,人们举目望天,惊呆了&mdash
1996年夏天,我们姐妹俩在西班牙度假,住在马德里的朋友德肋撒家,她是位非常虔诚的教友,在罗马教书,我们住在同一座会院里。
(列上15:1)犹大王阿撒二年,雅洛贝罕的儿子纳达布登极作以色列王。
印度德肋撒姆姆跨越半个世纪给数以万计贫困苦难的人带来“希望与尊严“,她遵循主基督的教训,从一无所有到历尽艰辛创办了“麻风病康复中心”、“儿童之家”以及“临终关怀院”……无怨无悔地照顾无依无靠的人们。
德肋撒姆姆说:“每当看见受苦的脸,就会看到耶稣受苦的脸。”有诗也这样说:“耶稣的脸在哪里?在贫民窟、在医院、在……总之,凡有痛苦存在的地方,耶稣的脸就在那里,等待着你替他抹掉血和泪!”
;路8:51),耶稣上山显圣容时,又带他们三人(玛17:1;谷9:2),他们三人还和安德肋一起向耶稣问关于“来世”时间(谷13:3;玛24:3),长雅各伯和弟弟若望一起和耶稣谈天降大火烧灭不接纳耶稣的撒玛利亚人的事
一、虔诚祈祷耶稣的门徒保禄劝勉得撒洛尼教会的信徒们:“不断祈祷。”(5:17)而耶稣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彰显天主为目的。同样地,我们也应忠实地效法耶稣。
耶路撒冷教会也派遣若望和伯多禄到撒玛黎雅去坚固那里接受福音的信友的信德,为他们祈祷,好领受圣神(宗8,14-15)。
总而言之,教会教导和扞卫基本价值观,让人学会能消除孤独感的真爱,但教会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使命就是做受伤者的慈善撒玛黎雅人。
正像依撒意亚先知关于救世主的著名预言:向贫穷的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参阅路4:18),耶稣就曾在他纳匝肋的乡亲们面前引用过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