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基督的惟一教会,我们在信经内所承认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十二),我们的救主在其复活后交由伯多禄治理的教会(若:廿一,17),也就是托给伯多禄和其他宗徒去传扬与管理的教会(参阅玛:
圣体圣事是耶稣为教会建定的中心圣事,是他在最后晚餐中建定的圣事,以纪念他的死亡及复活,直到他在世末再度来临。
圣若望从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来说明人类历史的意义”。教宗于是讲解若望宗徒在《默示录》中所要传达的最基本讯息,那就是:“圣若望在神视中看到一只好像被宰杀的羔羊竟然挺立在坐在宝座上的天主面前。
为了解释他的死亡和复活的意义,耶稣用了一个比喻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
圣金口若望在这个举动中看到“一幅复活的图像”。这也是“教会的肖像”,教会看到处在困境中的人没有闭上双眼,而是懂得正面注视人类,与之建立重要的关系、友谊和互助的桥梁,而非屏障。
他是复活的见证人,因为对众基督徒而言,复活是希望的标记”。50多年前,君士坦丁堡时任宗主教阿特纳格拉赠送给圣保禄六世教宗一幅圣像,描绘的是伯多禄和安德肋兄弟二人彼此拥抱的画面。
他补充说,“教会今天不能在不承担这场危机的情况下,向前迈出一步”,因为“鸵鸟政策没有前途,危机必须由我们的复活信仰承担。社会学和心理学是无用的”。
“我的忧虑是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基督宗教的生存问题,而非分享复活基督的福音。”他说:“基督是我们使命的开始与终结,因此,除了该穿上基督(参阅罗十三14),别无他法。
这个故事对我们基督信徒是一大警惕,因为我们今天虽然信仰基督,却经常把基督和他的十字架与复活摆在一边。比菲枢机主教指出:如果我们基督信徒只谈大家都认同的价值,我们就更容易在电视上和在公共场合中被接受。
然而,《遗失的基督之墓》这个片子比《达·芬奇密码》更险恶,一则是它动摇的是信仰的根基,即基督死了,没有复活,没有拯救;再则是它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更迷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