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回答要求看见父的斐理伯说:“谁看见我就是看见父……,(若十四9-11)。”基督的生活正显示父的生活,父的临在。
(训3:12)圣保禄宗徒在斐理伯中谆谆教导我们:你们在主内应当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婓4:4)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当喜乐,因为喜乐是一天,忧愁也是一天。
在福音记述中,主耶稣除了严厉斥责撒旦及伪善的法利塞人和经师外,对其他人都是或温柔地劝勉、或由衷地赞许,甚至在纳塔乃耳不相信斐理伯介绍耶稣,讥讽从纳匝肋还能出什么好事吗?
伯多禄的一句话告诉我们:有些人是根据字面意义理解了他:“我们抛弃了一切跟随了你”(路18:28)。但是不多几节之后,同一部福音讲述了耶稣访问一个名叫匝凯的“富有的人”的事情。
而兼有信仰追求又有事业追求的人才能自我平衡,理性地将理想化为意志,以意志支持行动,尤其是信仰这一支柱,对于正在成熟和较成熟的人更加重要。
你都没有理我,为什么就不理我呢,哪怕你说出你的理由来也好啊,最起码让我知道你对天主的感觉,但是你就在那里当我不存在一样。
宁静是心灵的一片净土,她让心灵得以休憩,去理性地反省什么才是人真正的生命形态。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从你的周围收回来,收到你的内心,这是哲学对它的学徒做的第一个要求。
接着,教宗将前往圣玛尔定主教座堂,在那里接见主教、司铎、男女会士、修生和要理教员。
小时候,我们念的《要理问答》第一句就是:“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
呈送到祭台上的新真福的圣髑,是一张有亲笔字迹的白纸,那是1956年所写的关于信望爱三超德的省思,卢恰尼教宗用来作为1978年9月13、20、27日公开接见要理讲授的参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