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自《罗马人书》的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也强调了生命的张力:虽然有苦楚,却无法与那将来在我们身上显示的光荣相比拟。这是一种苦楚和光荣之间的张力。实际上,在这张力中存在一种对天国光荣显扬的热切期待。
因此,我们需要恳求恩宠,记得那与耶稣的第一次相遇,祂曾改变了我们的生命。教宗围绕门徒们在复活喜悦中获得的三个特性:服从、见证和具体务实,展开弥撒讲道。
天主相信人,尤其是祂那超群卓绝的母亲。圣母诞生了主耶稣,她也把我们引向上主,使我们重生。她是一位母亲,更新子女们对信仰的惊叹,因为信仰是一次相遇,不是一种宗教。
这里是用末世论的视域——指向未来,那要比现在重要得多也实际得多。因此,我们把“求你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祷词中的一个词按照我们一般的翻译来作一番解释不无裨益。
以前我下班的时候,经常能碰到他,他总是很悠闲地坐在小巷边跟老人们下象棋,他的笑声总是很爽朗,尤其是那稀疏银白的头发特别惹眼,那头发白得发亮,每次有车从小巷中飞驰而过,他的头发就像风中的麦浪一样飘了起来。
如果我们不能爱那看得见的人,怎能爱那看不见的天主呢?我们的独身贞洁愿是为自己或是为别人,为社会?如果我们的独身贞洁愿只是为压抑性欲,这世界不需要它,因为压抑只会造成一个蓄势待发的火山,岂不更加可怕?
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不像祖先吃了‘玛纳’仍然死了;谁吃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
不过,这个被宽免了债后的仆人,没有对那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施予一些慈悲。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大约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正如说我们之间的宽恕所值——,但这无法与前一个、那家主所判的数目相比较。
首先,天主是那所有时辰出去召叫我们者。比喻说道家主“从清晨出去为他的葡萄园雇工人”(1节),但后来在白天的不同时辰他继续出去,直到日落,为寻找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
因此,明智的和糊涂的童女之间的不同,不是在于善良的意愿,也不在于准时性上,因为到与他相会的那时刻,所有人都在那里。她们的区别是在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