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福音的种子撒遍全国。保禄爱心福传中心的工作幅度在逐渐扩大,由堂区到教区,由本教区到外教区,由本省到外省。
借着与教会团体里的弟兄姊妹们一同分享圣体面饼,我们就像圣母对依撒伯尔一般,有种想要「急速」将基督的爱慷慨分施给我们兄弟姊妹的迫切感。
爱的给予德肋撒姆姆说: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于是,他发动了反叛起义,结果失败了,被判处无期徒刑,终生在撒丁岛(Sardinia)的矿坑里做苦工。要不是罗马皇帝突然对所有的基督徒囚犯颁布大赦,嘉礼恐怕到死都不会重见天日。
真福保禄六世在梵二大公会议闭幕时也说:「我们愿意指出本届大公会议的主要宗教特色,就是仁爱……慈善撒玛黎雅人的古老故事,正是大公会议的灵修模式……二位教宗都提到了仁爱与慈悲
要学学印度的德肋撒修女,尽心尽责去服务。不少教友有怨言,做主教的我有时会接到电话,抱怨我们的修道人在这方面有点欠缺。
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六十章)和默示录(第廿一章)都描述圣城总是敞开大门欢迎万民,而他们对耶城感到赞叹,并运来许多财富。「和平」是它的官长,「正义」是它的政要,管理着城里众人的共处。
22岁,戴维加入拉撒路教会。在戴维35岁的时候,认识了法国科学院的汉学家儒莲先生,儒莲向他介绍古老而神秘、富于刺激的东方国度——中国。此后,戴维便把能够到中国进行传教,作为求之不得的事。
尽管如此,《通谕》以一个光辉的典范来对这众多的阴影作出回应,那就是第二章提到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这第二章的标题是“街道上的外乡人”。
我们若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当众人的近人(参阅路10:25-37),我们便明白基督徒圣召的“核心”就是倣效耶稣基督,因为祂来是服事人,而不是为被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