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一边还有拉丁文,碑铭周围环绕着玫瑰花,墓碑的顶端呈拱形,有一个龙纹缠绕的十字架。墓碑后面,利玛窦的坟茔呈棺形,由青砖搭就。墓碑、坟茔中西合璧,和谐自然。
简言之,我信耶稣基督,我信全能的天主父,我信三位一体的真天主,我信慈母般的圣而公教会。这些天,我也常常想起已是七十五岁的长者亚巴郎。在听到主对他的召唤,“起来!走!”
宣讲福音绝不可裹足不前,将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书桌前,或是电脑前,像个“键盘侠”那样争论不休,把从这里和那里得知的想法“复制粘贴”,借以取代宣讲的创意。福音是通过移动、行走、行动来传播的。
原公学圣堂内临时辟为“薪火百年”展厅,陈列了教区历史中珍贵的圣物及书籍,尤其是历经文革保存下来的《圣教日课》、圣书、苦像、圣牌等,让人睹物怀旧,思绪万千。
2006年第9期《大众医学》经过独家调查,得出《适合中国人的10大减压疗法》公诸读者。
中间正祭台式样堪与罗马圣类思公撒格祭台比美。圆顶建筑和内部装饰均按透视原理布局,吸引了满汉各族广大参观者,有两位从罗马新来北京的奥斯定会神父称这座圣堂真不愧为“国都之堂”。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长,但感人心肺、使人有许多反省的机会,又与公审判的比喻、以及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同时并列为三大‘怜悯及慈悲’的象征,表示天父是如何同情人间的那些可怜人。
公教中学校门左右两联分别以“公”“教”为首字,上联“公法有情必兴社稷”,下联“教规无类乃秉渊源”,既彰显新加坡依法治国之理念,又突出华人秉持教育兴邦之传统,有很浓郁的华文文化色彩。
李神父住宿的伯多禄公学一直都是由圣言会的神父们管理,他们对来自中国的神父学生们格外关照,这给李神父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为了学业,李神父6年的时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只与天主相随相伴。
就是主要有七个大姓:赵、艾、李、张、石、金、高。另外包括源出张姓的章姓,总共八个家族。这些姓氏的由来,也充满了历史印记。比如,李由列维而来,石由示巴而来,艾就是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