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史路加在福音中提到:耶稣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来到,他遂决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
打开天主教会在中国福传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看出,从利玛窦神父走进中国大门,到民国初期的雷鸣远神父等,这些传教士为了福音的传播,远渡重洋、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家园来到华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
教宗继续以法伯尔为例指出:我们常常以为传福音就是谴责,但是我们应该用甜美来传福音,如同法伯尔一样,用爱、手足之情来表达。
若我们将匝9:9所指的一只驴驹与谷11章1—9节所描述的耶稣荣进耶路撒冷所骑的驴驹相比较,福音作者指出,这位谦逊的君王,就是耶稣基督。
教宗的弥撒讲道专注於福音中税吏长匝凯与耶稣的相遇,从匝凯的3个障碍谈起。首先,匝凯的个头矮小,看不到从他眼前经过的耶稣。教宗说,这可能也是我们的障碍: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过於低估自己。
教宗对聚集在伯多禄广场上的两万名朝圣者说:今天的福音(参见若望福音12:20-33)讲述了耶稣生命最后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事发现场就在耶路撒冷,耶稣参加犹太人的逾越节。
然而,从九十年代以来,在村里、在干活的工地上没有一个角落听不到他宣讲福音的声音;他在空白村开教,使信仰在村里扎了根;他宣讲的教外人接近百人,已经领洗的20多人。
在四旬期内,教会鼓励我们要常常祈祷,借祈祷使自己的生活逐渐福音化。从圣经中可知,祈祷和宣传福音是耶稣生活中两样重要的事,主常常彻夜地祈祷,以备在祈祷中汲取宣讲的恩宠和力量。
当天是四旬期第二主日,教宗为信友们讲解了当天弥撒中有关耶稣显圣荣的福音记载,他请大家在这四旬期内,特别勤于默想福音。
教宗良十三世的“新事”通谕针对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给予世人福音精神的指导,今天来访问这位教宗家乡的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继续了他的这个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