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五年里,基本是在教会学校读书,学习欧洲和美国的科学、民主以及宗教等知识;特别是通过与传教士和基督徒的交往,在他们宗教教育和精神的熏陶下,他认识到基督宗教是一种推动社会改革的宗教,同时也是改变他个人思想的宗教
多好的青年、多善良的父母啊!一个热心的司铎始于一个热心的修士!资助圣召是每个教友的义务。我的教友们:每月捐款5元成为《信德》社“圣召教育基金会”的会员吧!咱们再也不能让类似小赵的家长们黯然神伤了。
自幼受到良好的信仰教育,成人后,为人正直,信仰虔诚,追求真理。1980年政策开放后就开始暗中传教,帮助堂口讲解十诫、圣教要理,劝导信友回头认罪,归向天主,大家叫他讲道先生。
我边出差边把思路梳理了一下,这个题目比较切合我们大会的主题——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我把这个重点放于宗教研究。
下列这点特别值得反省:所有助长削弱以一男一女的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所有直接间接制止负责接纳新生命的意愿,所有阻碍作教育子女第一个责任者的权利的行为,客观上都在阻碍和平的道路。
三、感悟教育戎修女发初愿后,1996年圣望会决定为没有机会读初中的女孩子们开办一个初中班,请戎修女负责这项工作。此时的她,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只有一颗至诚的心和一个好的意愿。
如果中国政府没有拿出全盘解决这些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方案,则很难单独就天主教问题与梵蒂冈达成实质性的协议来保障天主教会的宗教自由,因此,中国目前社会环境及政治气候似乎仍未能显出保障和落实宗教自由的真正迹象,比如:信仰传播的自由、兴办教育的自由
他1566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附近的特洛伐雷洛城贵族家庭,自幼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584年10月24日入耶稣会初学院,接受了系统而严谨的信仰与人文陶成。来华以前就因才能学识出众而被教会看重,委以重任。
爱培坊义工的分享我叫Linda,从小生活在天主教家庭,在天主教学校长大,受到许多教会的教育,也曾目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经济贫困的大环境下,很多教友或非教友,受到天主教教会物质上的帮助,当中也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天主教教友
家庭教会方面,由于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公开建立神学院,神学训练与教育更加困难,家庭教会的多数牧师未受过正规神学训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