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8:13-14)今天弥撒答唱咏是达味的忏悔诗:我青春的罪愆和过犯,求你不要追念;上主,求你纪念我,照你的仁慈和良善。
我在教堂痛哭流涕,在神父面前深深忏悔,我立志不再犯这样的罪。但好景不长,我再次沦落了,如果说上一次是来自于外界的诱惑更多一点,而这一次却是我主动去尝试了诱惑。
在这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无数罪大恶极的歹徒,但是也涌现出大批古圣先贤——圣祖亚巴郎、圣王达味、先知梅瑟、厄利亚……不只是以色列的这些诸圣,祂还“把救赎工程伸展至所有时代和国家、地区的人,
这里并没有说基督徒可以任你选择做哪一个,而是说八样都要,这可以说跟我们一般人生活的标准或判断不太一样;这亦不只是一个理想、一个基督徒生活的理想,如果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倒不如不要说,这个是能够达得到的
上述尽管路径不同,但两者均指向“责任优先于权利”的伦理共识:圣经中的“爱人如己”与中国传统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本质上都是将个体嵌入群体关系中定义道德意义。
如果上述这些例子听起来仍然有些模糊笼统,那么,发生在我老家一位刘姓神职人员身上的悲剧更令人难以置信:数年前,他的一位外甥在当地自喻为先知向人讲说预言,不久后该神父也被一些身份不明的人连请带诱地带去了一个地方
我向在座的枢机、主教、神父、执事们致敬,也向会士和修女以及所有教友致敬;我也感谢其它教会团体,以及犹太团体的代表和其它宗教团体的光临,我也感谢各国首领和代表以及外交使节的光临。
第二次大约在公元50-52年间,先抵叙利亚,迦拉达等地,后进入欧洲。在格林多住了一年半,再上耶路撒冷,最后返回安提约基雅。(宗15:36)我们的领洗皈依过程,也许比不上如保禄般的轰轰烈烈。
然而工作能化为祈祷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件全新的事情,使我有很多领悟,我整个成圣的理想也能得到落实,让我能和完美的天主达至某程度上的联系。
4透过神父的叙述,可以看出皈依天主教的外来媳妇在教堂找到了平静和快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她们认定:教堂就是娘家,神父、修女以及教会的兄弟姐妹就是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