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曾经有一位对四书五经深有研究心得的法国神父说过:“中国儒家思想教导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消极的。天主教要人做到‘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才是积极的。”我们信天主就要遵守天主十诫和圣教四规。
如果遇到邻居骗她说进堂时,她会接着问是哪位神父做的弥撒呀?这一问就露馅。妈妈对进堂穿的服装也有要求,不许穿拖鞋,衣服要严稳。她进堂时,总是打扮得干净利落。
从今天的“新约”角度来看,这座圣殿和来自圣殿的“活水”,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以及祂所带来的救恩,就是我们人和整个受造物的“生命活水”,正如主耶稣对那位撒玛利亚妇人所言,:“但谁若喝了我所赐与他的水
前排自左至右:何理神父Fr.CyrilHally、葛枢机、佩尔枢机、时任悉尼一位辅理主教、山东籍方济各会士张天乐神父等;二排左三为当时执教于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及社会学系的梁洁芬修女。
第二位是国际友人明尼苏达州本笃会的前院牧弟茂德·凯利神父(AbbotTimothyThomasKellyOSB)在十年多年前因患食道癌安然辞世的故事。
主持人:有请我们的嘉宾,魏德东教授、刘继同教授、何文秘书长、王清芬女士、童小军博士,张雯女士。
如,大家都熟悉的意大利籍的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韩国籍的圣座圣职部部长俞兴植枢机、菲律宾籍的圣座福音传播部初传和新地方教会部代理部长塔格莱枢机、爱尔兰裔美国籍的圣座平信徒、家庭、生命部部长凯文·法雷尔枢机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牧灵心理学硕士、北京教区修院刘振田神父小引“司铎们在履行其职务时,献身事奉天主,他们有资格接受公平的报酬,因为‘工人自当有他的工资’(路10:7)。
她叫刘树英,圣名德肋撒,今年55岁。两年前,5•12汶川地震的噩耗和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曾震撼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也震撼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