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需指出并纠正的错谬时,我们可能直接指出错谬,也可能适宜、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撒上2:3)我们该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应谨慎使用言辞。但我们提出可能存在争议的观点时,尽量不使用百分之百或确定无疑的言辞,不要让人觉得你的观点无可辩驳。
故基督徒与别人不同之处不仅是表面的一些生活禁忌或是一些宗教礼仪,更重要的是在处理生活事务时,所展现出来的内在的生命不同,处理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呈现出的生命特征不同。
纵观历史,对于那些基督徒来说,信德是和在基督内彰显的生活天主的相遇,信德就如一位母亲,因为她生育了他们,在他们内孕育了天主性的生命,并且也孕育了一个新的经验和对生命睿智的看法,因而,他们能够至死不渝地作公开的见证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保禄宗徒对坚振圣事的看法。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也行过同样的礼仪。他先给人授洗,然后,“给他们覆手,圣神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讲各种语言,也说先知话。”
对于宗教对话的规则,早在1983年,美国神学家斯威德勒(LeonardSwidler)就公布了“跨宗教、跨意识形态对话的十项准则”如下:“第一项准则:跨宗教、跨意识形态对话的首要目的是学习,即,改变和增加对现实的看法和理解
当时我对自己的看法是,我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教友了,而他提出的这一概念让我质疑。老实说,我没有意识到精神的破产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
我征求他的意见,他给出自己的看法。他的建言总是不偏不倚、积极又明智。然而,在这最后一次的会面,看得出他在这个尘世的时日不多了。”
“我们所生活和奉召去爱及服务的世界,即使与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也要求教会在她使命的各范畴内加强合作。
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1、唤醒每一个教友做捕人的渔夫。向人们宣讲福音,圣化人,拯救人灵。这是爱人的最好方法,是从根本上爱人。也是一个教友的迫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