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艺术和信仰不会让事物总保持原样,即:它们让事物改变、改造、转化并推动它们。教宗说:“艺术永远不会成为麻醉剂;它带来平安,但它不会让良心沈睡,而是让他们保持清醒。
这时,天主赐给我们、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圣神将使我们确信:我们的祈祷、意图、感情和行动,即使犹疑不定或含糊不清,已经完全为天主所寓居、转化和圣化了。
我们需要完全人性化的神父,他们能与孩子玩耍,爱抚老人,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成熟地面对使命中的挑战,好能透过由圣神转化的人性,将福音的慰藉到达天主子民。”
你们的使命不只是创造美丽,而且还揭示隐藏于历史进展中的真善美,给那没有声音者发声,在希望中转化痛苦。我们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复杂时代,有经济和社会的危机,还有心灵的危机,意识的危机。
仆人之道最终是一条转化之路。通过服务他人,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被改变;通过谦卑自己,我们反而被提升;通过给予爱,我们自己也更完全地活在爱中。
十字架在人看来也是一种“茧”,是痛苦的过程,但在天主内,这是生命转化的时刻。耶稣的死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升起新生命的开始。
他还从三方面来说明这一课题:追求灵性的不安、会晤天主的不安和爱的不安。从奥斯定的生平推论出来的这三方面目前仍有效。不安闲表示出人的内心对幸福的渴望。
这次王老师主讲基督徒灵性生命成长之路,他的宣讲以灵修为基础,圣经为中心,教理为方向;其他4位全职奉献的青年用他们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主讲:悔改、抵御诱惑和信、望、爱三德。
4.2圣事中的灵修 4.3弥撒、主日与礼仪年中的灵修 4.4公共祈祷、日课及颂读等中的灵修 4.5圣仪和与礼仪相关的事项及标记中的灵修三.本地化礼仪与灵修 1.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环境中的灵性和精神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