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司铎为能忠实地宣讲圣言,更应该由圣体获取生活的力量,靠圣体的滋养维系司铎的灵性生命。司铎应当是一位时时刻刻与圣体接触的人,靠圣体而获得力量,借圣体的力量而宣讲圣言,借圣体的力量为复活的主作见证。
在温克尔曼(JohannJoachimWinckelmann)考古研究的推动下,博物馆于18世纪欧洲人“壮游”(GrandTour)的目的地——教宗之城梵蒂冈诞生。让我们回到1506年1月10日。
问:这段祈祷和我们领圣体的关系是什么?答:它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在领圣体前都该怀着谦卑和信德祈祷,请求耶稣的圣体圣血真正成为我们灵魂的益处,而不是因为心灵不洁而带来审判。
25、教友或修女可以自己在祭台前领受圣体吗?笔者曾被邀请为某一修女院献祭,在领圣体时,修女要求自己由祭台上领受圣体。不但如此,她们还要求自取圣体自蘸圣血。
五姑说堂区神父偶尔会来送一次圣体。据我所知,大部分堂区没有定期给病人送圣体的安排。做得好的是每月给病人送一次圣体。即便如此,因为堂区病人多,送圣体往往集中在一二天,常常是匆匆来匆匆去。
现在来看看现实:穿着拖鞋、背心进堂,大有人在;圣体台前不打扦,极其普遍;有人硬要教友站着领圣体,不给跪着领圣体或用口领圣体的人送圣体,并非罕事;不穿祭披做弥撒者,时有所闻;弥撒中摇摇晃晃、东张西望者,随时可见
据记载,在西哥特国王饭依天主教后,由于西哥特人和北方高原地区的居民原来主要从事游牧业,食物以肉类为主,而沿海地区以鱼类和海鲜为主。他们对长时间的素食很不习惯,对这种教规意见很大。
上午8点半,隆重的游行礼由本村音乐队、腰鼓队、唱经队、长笛等团体列队前导,教区内外十多位神父、修女及教友,绕村一周之后来到堂里,举行弥撒圣祭,圣道礼以后是修女发愿礼。
随后是隆重的十字架游行礼。游行队伍一路上歌声嘹亮,锣鼓喧天,整齐划一的游行队伍吸引了诸多教外朋友的驻足瞻仰。
耶稣会青年团的游小允分享时,邀请其他参加者反思如何在西班牙的朝圣旅程中「更爱耶稣」。圣母军的青年代表则分享在早前的培育活动中,认识本届世青节主保圣人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