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韩博神父的铎职经历和感悟为那些俗化的司铎们是一个提醒。一、蒙主恩召留学深造1987年,韩博出生于山西太原市一热心教友家庭,他有一个弟弟。父母事主虔诚,慷慨大方。
逢年过节教友集中回家的时候,针对打工者的生活,为他们举办专场的培训班,及再培训和帮扶计划,在细节上给予他们关怀,在情感上给予支持。
2012年3月至10月,仅8个月时间,举办了4次大型的培训学习,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历年来整个教区都没有过的,参加人数每次都有二三百人之多,最多的一次竟达600多人,食宿统一安排。
(罗13:8-10)我认识苏敏是在2011年春堂区举办圣经培训期间,那时她作为一名义工团员维护学习班秩序,课间带领教友跳手语舞等。
初期教会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成熟的神学,更没有什么牧灵神学、讲道技巧之类的培训,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即使是宗徒们也讲不出系统的神学与教理来,更何况普通教友之间的互传呢?
各地教会加大了这两方面的培训力度,出版和编印的相关书籍和辅导材料十分抢手。在传统媒体方面,文字福传依然发挥着主流作用。
同时开设的第二部分课程用法语讲解,对欧洲流行的比较法学及法国法律进行严格培训。在实施4年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震旦要求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法学或比较法学的论文。
关注医学科学的前沿,另外一方面是公共卫生,培养护士,还有类似我们的赤脚医生,培训两年,到农村缺医少药的地方。在中国也培养过,在第三世界,在美国,它都培养过。
比如,2003年的非典、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培训、世界青年节的重大活动应该发行特刊。还有,就是普世教会每月都有一个专门的祈祷意向,希望“信德”能够逐月登载出来。
三月份在北京进行出国前培训后,我们乘机途经巴黎飞越14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