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9-13

聪慧的苏百勤在小修院度过了他刻苦学习、德成圣的13年的少年时光。在小修院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拉丁语、法语及其他必修的文化课外,苏百勤对音乐尤为钟爱,甚至痴迷。

环球教闻
2002-07-18

课程主要是研究神学与历史的相互关系,由本笃负责。麦比伦(JeanMabillon)是法国本笃士,他首先研究拉丁古文书学(Latinpaleography),同时是现代历史方法学的先驱。

家有圣贤
2015-10-30

大姨,刘方济加,河南省商丘地区虞城县人,重整圣奥思定修女(原耶稣帝王修女),创时第二期修女。生于1916年农历3月13日,于2012年农历8月11日安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姨离开教堂28年。

祈祷的力量与神迹的见证
2017-03-06

我出生在澳门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我的信仰与灵不只是来自天主教的教会与学校,更是透过我亲身经历,目睹圣神如何感动与眷顾我妈妈,改变了她及我们一家。

教宗方济各2024年3月6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03-11

一些灵作家特别注重描述骄傲在日常生活中的后果,说明骄傲如何破坏人际关系,指出这种毛病如何毒害所有人本该有的团结合一的弟兄情义。这里有一长串的症候表明人有骄傲的毛病。

梦萦魂绕话铎品
2004-06-29

编者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院多,进修院者也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院被迫停办。

我对文致和主教的回忆
2014-10-31

弥撒是主教主礼,文主教是遣使会会士,接受了的传统,礼仪要隆重庄重,常有4位身着红袍祭披黄绸的青年陪侍,我作了多年陪侍生。文主教在行礼仪时,举止稳重,他还有一个声音响亮优美的歌喉。

教友神父和主教全都需要“信德”
2006-01-23

在学习圣经、福传、信仰园地等方面,做得也很好,这对正确引导教友们是很重要的,对教友们信仰和灵的提升都有很好的帮助。凡认真阅读“信德”的教友,对他们这部分人做起牧灵工作来,我感觉到要轻松许多。

善良与光明的化身——德肋撒姆姆
2022-09-06

眼中只有穷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女德肋撒,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了领奖台。

一位仁慈的“父亲” | A Loving “Father”
2012-11-26

我听了颇感吃惊,这么忙的人花时间看这些论文,看来不是用来摆样子的!“要读,就读最好的学校!”苏神父不愧为耶稣会士,他很在乎教育,而且是有质量的教育。我第二次见到苏神父,已经是抵菲一年多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