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圣经是真实的,虽然它的成书经历了一千六百年,且40多位作者的时代、地位、背景、教育各不相同,但因着同一个圣神的引导和默示,每一卷之间都没有冲突和矛盾,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每个将临期都是全新的开始:首先是礼仪年的开始,逾越奥迹借着主日与庆节的礼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救恩的德能在教会与世界发扬光大,在天人交往的过程中去发掘救恩史的新面貌。
穆山林神父(河北天主教神哲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主教于1986-2003年出任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第二任院长。刘主教任院长期间,呕心沥血,业绩卓著:一、河北修院院址完整落实。二、教学综合楼拔地而起。
19世纪初期,曾有一位卧床不起的德国修女,名叫CatherineEmmerich伽大利纳·艾麦瑞尺(1774-1824年),在神视中写下了一本名为《圣母玛利亚的日子》的书。
另外,当神父年老了,没有人照管,让人感到心酸。由于青年人怕自己将来也遭到同样的厄运,因此他们不愿当神父,从而导致今日圣召短缺。二、修院在圣召培育中的重要性修院是教会的心脏。
望德是心灵年轻者的德行;这里,年龄不重要。因为也有眼睛满是光明的长者,他们永久努力地朝向未来生活。
在医院里,当她碰到一个个病人向她诉苦时,她都会让他们寻求天主的陪伴。
教友爱心接力,助老人重获新生张埃亮教友听人介绍了老人的境况,也亲眼目睹了老人的惨状,作为曾经参加过全国名医大会、抢救过无数危重病人的医生,对老人的恻隐之情油然而生。挽救生命,刻不容缓。
瑞梨也曾打算入修女会,她本人热心,充满活力,并且对穷人和病人充满同情心。但是,当她向修会院长提出入会请求时,院长告诉她,天主的圣意为她不是做一位修女。
我们因为自己是罪人病人来到教会,却把接下来的一生都用来证明自己其实一切都很好。如果玛尔大一直这么易怒,其他人很快就会发现,当玛尔大的事情做得越多越漂亮,她伤的人就越多,别人就越难与她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