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居住在罗马的1万名犹太人当中,就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这位教宗和教会的帮助。
圣神到来前的准备,包括祈祷和回复团体的完整及合一(抉定选择玛弟亚取代犹达斯的位置,成为十二宗徒之一);我想,这包括治愈那背判造成的创伤,并修补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信任。
本期,我们就“教堂门房”这个话题再辟专版,转载信德网上的帖子,希望通过大家的关心,神长教友的重视,各地教堂门房的服务都能有一个质的提高,让优游神父的尴尬遭遇不再重演!
但是我们的团体是信仰的团体,信仰团体的历史便是团体的救恩史。因为上主是历史的主宰。团体的发展便是基督妙身的发展。未来的团体的建设是依赖上主的仁慈。“若不是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徒然劳苦。”
教宗继续说,这是耶稣交给祂的门徒的任务,如果门徒停滞不前,不出去,不把自己在圣洗圣事中所领受的给予他人,就不是真正的耶稣门徒。他缺少使命精神,缺乏走出自我、把好东西带给他人的作为。
我们是否将死而复活的基督的爱当作生活的核心、「救恩的泉源」,或者我们满足于「宗教的某种形式,以求良心安稳」?教宗方济各9月1日上午在周三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敦促众人省思这个问题,反省我们如何活出信仰。
教宗也请所有信徒祈求顺从圣神的恩宠。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讲述斐理伯向厄提约丕雅女王甘达刻的太监宣讲福音的事蹟。教宗以这引人入胜的篇章逐步展开他的弥撒讲道,详谈顺从圣神。
教宗在这个机会上强调,今日的现实要求我们不仅要确保大地的必要产量或平均分配大地的出产,更要维护每个人依照所需而能果腹的权利。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这个举动展示了「重聚」协会和梵蒂冈妇女协会之间的关爱与团结。这两个妇女团体的共通点在于基督徒价值观,以及对他人,尤其是对孩童的关注。
周主教也成为香港回归以后,首位访问北京的香港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