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学者之声
2016-11-23

谈到中梵关系,我曾访问意大利和梵蒂冈,与不少意大利专家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大家都认为,中梵建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问题在于,怎么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呢?

点点
2019-09-06

古伦神父曾经说,一个健康的团体需要具备的要素有二:团体的核心价值观和团体内相对的公平。院长作为修院发展的核心人物,相对的学识和浓厚的教会责任感是必备的基础素养。

福传标兵郭元璋
2020-07-05

后来我又去探望他一次,听他分享过去的传教故事,感动至极。现在90多岁的他每天坚持读圣经,同时也写一些感想。

一次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
2020-08-31

我(张雪梅)面对孩子抚养的一系列问题,也忧过,纠结过,但我想,天上的飞鸟他都照顾,相信为天主服务一定会得到他的祝福。

缅怀进德之友李斌(若望)老师
2022-05-05

前不久,李老师还电话关心我。”主持李斌老师骨灰下葬礼仪的段书明神父动情地回忆。段神父为李老师主持骨灰安放礼仪“李斌老师是石家庄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

教宗方济各 《你们是世界的光》 手谕
2023-04-06

第十节针对献身生活会或使徒生活团总会长可实施之程序如若举报所涉及的是担任或曾经担任属宗座直辖献身生活会或使徒生活团的总会长职务者,或罗马城内和城外教区自治隐修院的院长,举报内容呈递至主管部会。

“我们是兄弟姐妹”:KSB天主教会关爱“外来媳妇”的调查报告(1980-2023)
2024-07-17

述林原籍四川达县,丈夫家住F县隋寨,两人在福建打工相,喜结秦晋之好。述林的公公婆婆是虔诚教友,述林受其影响领洗入教。

台湾纪行
2011-11-04

樊志辉教授是目前唯一一位研究台湾天主教哲学现象的大陆学者,他称之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置身其中者,如沈清松教授,却称之为中华新士林哲学。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在佘山修院上刘健老师《中国教会史》一课时,他亦说:文化是信仰的载体,基督信仰想要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就必须深入中国文化本身,而不是脱离!

李保富的福传路
2013-08-08

起初是每遇暑假、年假或农活不忙的时候,便与修女们合作,到处去给教友们带避静、讲道理,笔者也曾与她合作多次,尤其是避静最后一天的大祈祷,在她的带领下,每次都有很多人与主相遇,认罪悔改,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