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耶稣对慈善事业的贡献主耶稣讲过「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25-37),训勉我们向有需要的人发挥爱心,不计代价。
你们观察一下田间的百合花怎样生长:它们既不劳作,也不纺织;可是我告诉你们:连撒罗满在他极盛的荣华时代所披戴的,也不如这些花中的一朵。
借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我们能够说:‘父啊,这里有战争、滥用职权和剥削的罪过,但我们知道祢爱我们,因此我们呼求祢: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
瓦尔托尔塔修女指出,教会首先居中协调人道救援物资,因为「一个亲近人群的教会,就具备了慈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
历史资料描述它的宏伟,如此说:它是基督宗教信仰中规模最大的主教座堂;建筑工人来自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共计一万人;建筑用的大理石或来自厄弗所阿尔特米(Artemide)神庙或来自埃及、博斯普鲁斯、得撒洛尼和敍利亚的采石场
最后,教宗勉励与会者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出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借以建设一种以善、爱和关怀为特征的“新文明”。
这位副秘书长提及里修圣女德肋撒的双亲的榜样,他们回应了圣召,怀着信赖之情善度人生中痛苦的磨难。这条道路不仅在家庭里,也在教会内,因此甘比诺女士重申了司铎陪伴平信徒的重要性及富饶。
这种想象在祈祷中转啊,转啊,这是圣女德肋撒所称的“家中的怪人”,必须小心将它“关入笼中”。跟随这“失调的倾向”是没有益处的,需要为保持全神贯注而进行搏斗,这为工作和学习有成效也是必要的。
洗者若翰引述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来告诫我们:“你们当预备上主的道路……一切深谷要填满,一切山岳丘陵要铲平……”(路3:4-5)天主的道路,不会像山岳那般高,也不会低如深谷。
祂呼求:“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祢为什么舍弃了我?”简而言之,祂知道生而为人是什么样的,祂会饥饿,口渴,也要睡觉。祂要学习,祂也成长,祂也施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