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拉梅萨枢机在保禄六世大厅进行第三场讲道今天“有的饥饿,有的却醉饱的情况不再只是区域问题,而是遍及全世界”。在“主的晚餐与富人的奢华宴乐之间”没有丝毫共同之处,后者
(格前十五42-44)我们不要厌倦行善和祈祷面对我们“因迫在眉睫的挑战而担忧和缺乏对策而沮丧”,我们的诱惑“是封闭在个人主义的自私中,对他人的痛苦不闻不问”。
对于所谓的老教友,一提起四旬期,或者旧说法封斋期,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守斋、补赎、克苦等联系起来。好像进入了艰苦的岁月,不许干这个,不许做那个等等。
于下午2时举行的弥撒圣祭中,神长告诉教友:四旬期就是忏悔期,在这个预备逾越节的四旬期内,我们将透过祈祷、克己、行爱德积极与天主和人修好,重新悔改,再次皈依,自内心进行转变,而不是外在的忙活形式,以重获恩宠
当然最好我们每年都应有一次数天的避静,而30天是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一或两次机会。入静弥撒前,当我把手机卡和钱包交给我的神师布莱恩保存时。
谦逊是诸德之根,而骄傲正破坏谦逊。根子腐烂了,枝叶,花果都要枯干。所以在修德的道路上,骄傲的危害最大。骄傲使人丧失一切超性功劳,不拘立了多大功劳,修了多大德行,只要一发骄傲,前功尽弃,功德全失落了。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伯多禄前书中说:“你们的装饰,不应是外面的发型,金饰或衣服的装束,而应是那藏于内心,基于不朽的温柔和宁静心神的人格,这在天主前才是宝贵的。”
四旬期是复活节前四十天的准备期,所以,所有四旬期的牧灵项目,都应指向复活节;而教会庆祝复活节是为期五十天的,直到五旬节(圣神降临)。
而克苦在现代的信仰生活中也与它有着相似的命运。我们往往说,信仰主要在于“心”,或者托词教会法定大斋一年只有两天,或者干脆说克苦是中世纪的不人道的方法等等。于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便成了真理。
也如圣伯多禄宗徒所说的:“他在自己身上,亲自承担了我们的罪过,被钉十字架,为叫我们死于罪恶,活于正义;你们是因他的创伤而获得了痊愈”(伯前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