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主要目的是就教会的诸教义做出权威的决议,以回应新起的新教所持有的各种异端;进而确立在罗马公教会内部就各种弊端做出彻底的改革。
改革思想萌芽1904年,龙嘉利顺利完成学业,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并被教宗比约十世祝圣为司铎。同年回到贝加莫(Bergame)教区,做了特德契主教(GiacomoRadini-Tedeschi)的秘书。
美国的税收改革制,对公益事业的捐献的程度,捐献多少钱,常常是有关联的,但第一代基金会的创始人却不是因为税收才成立基金会。
也正是从这第一个五旬节开始,教会先后历经了罗马的迫害、欧洲的黑暗时代、黑死病灾害、反教宗风潮、教会的分裂改革、启蒙运动、纳粹文化、战争…..尽管如此,圣神都始终柔韧强大地支持着教会。
因此,在教会礼仪改革后,要求教友们完全的,有意识的,积极的参与弥撒;而且要把自身当做祭品献给天主。做弥撒的饼酒也象征我们的劳苦,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在弥撒中,我们把这一切献给天主。
20年代初期的学制改革则将原先的日式教育改为美式教育。在短暂的和平时期,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一批批进入社会,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另外,原来弥撒中没有为教宗祈祷,金主教做了很多工作,希望政府尊重宗教礼仪,最后全中国教会都得以加入为教宗祈祷的行列。
尽管梵二以后的弥撒礼仪改革,有信友读经,有信友祷词,有教友奉献,但是教友总是被动地“照念、照做”而已,不需要他们动自己的脑筋。有多少祷词是教友结合自身或堂区的实际情况编写的?表达的是教友的深切感受?
各行各业的富裕人士,若有机会参与社会制度建设和改革,本着仁爱之心,为贫苦人口谋福利,促进社会公平,也是“泛爱众”的行为,也正是主所期望和悦纳的。正如天主祝福了大卫王,也赏赐所罗门智慧一样。
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