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的新神学院提供为期五年的培育课程:两年哲学,三年神学,包括了教义、教父、圣事、教会史、牧灵、教会社会训导等课程,同时也给予学员法文、英文、希腊文、拉丁文的培育。
近年来,除了培育神职圣召,各大修院按照时代的要求,逐步向修女与平信徒敞开大门,为更多的人提供神哲学方面的培育。相信今后随着更多经过修院系统培育的修女和平信徒的涌现,必将会为教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再漂亮的容貌,再优美的曲线,在岁月风雨的侵袭剥蚀下,总会改变容颜和形状,就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及朝花夕落的无奈一样,十分鲜丽的花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光彩,直至枯萎;再有名再出色的人间精英,再伟岸再魁梧的不凡躯体也会逐渐衰老黯然失色直至云消雾散
前不久,巴克尼主教在论及司铎的自律问题时,特别提到修院的培育问题,他写道:很多修院存在“妥协意识”。
教宗继续说,你们对传教使命的长期培育是一项慷慨的工作,但你们的培育不仅要提供知识,更要鼓励投身於传教热情和殉道见证的浪潮。
我请你们关心在修院的司铎培育工作,在修生晋铎後的持续培育中也不间断地陪伴他们。你们要懂得让他们看到一个具体和能触摸到的楷模,并尽可能地与他们一起分享重大的培育时刻,给予他们个人的关心照顾。
圣老愣座堂慕道班导师冼景云在聚会中表示,要令新领洗者投入教会,应在慕道期培育他们去经验信仰,领洗后才能有效延续信仰,“定时参与避静、体验个人灵修,但普遍慕道课程只限知识性的层面,未有足够的灵修培育”。
代表香港出席会议的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主席甘宝维神父表示,“会议有效为共同制定及发展东亚区的青年牧民方向,互相分享资源及培育,及检讨目前青年工作遇有的困难”。
宗辅室的老师们负责基层的牧灵福传工作,校牧则帮助他们作规划整合,对他们进行再培育,并做全校性的礼仪服务。宗辅室与心理辅导是相辅相成的,不单单针对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对所有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辅导。
教宗方济各在主持弥撒圣祭教宗方济各6月29日发表了《我渴望而又渴望》(Desideriodesideravi)宗座牧函,旨在邀请全体天主子民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精神,了解感恩庆典的深刻意义,并鼓励进行礼仪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