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信念的梦,心理学上把这种类型的梦称为“补偿性的梦”,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或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借梦这个方式得以“实现”,但梦醒过来后,依旧是一场空。也许久思通天,天意成梦,梦慰心之渴念!
一、关于你问我怎样做一个好神父,怎样当一个好教友?
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新约”时代(参阅耶31:33),天主的法律将铭刻在人心上。灵修意义:在新约中,圣保禄宗徒引用本节,说明信德的核心不再是寻求而是相信(参阅罗10:6-10)。
与福建、山东、云南等地相比,关于河北地区天主教史的研究明显落后。解成的《基督教在华传播系年(河北卷)》、刘献堂的《献县教区简史—庆祝教区成立150周年》等,只是资料汇编性的书籍。
而《四福音》在关于耶稣自己从死者中复活的描述中,都提到了堵在坟墓入口的大石头被挪开,包裹了他尸体的汗巾与殓布被丢弃这样的细节(玛窦福音18:2;谷16:4;路加福音14:2,12;若望福音20:1-7)
我们所能信靠的只有圣经给出的基本回答:仁慈的天主允许人世间的苦难存在,是为了要警醒我们关于罪的问题,引导我们在信心中响应他,塑造我们,使我们在主内合一、相互扶持、一起成长,活出基督徒的喜乐生命和美好见证
话题快到了尾声,若翰神父给出了关于天主教如何看待饮酒这一问题的答案:酒可助兴,有益健康,但过量有害,在天主教里不禁止饮酒,但要有度,适可而止,而且酗酒、失态、醉饮都是罪过。
德国的LucellaKahle(陆)修女也曾写关于戴家庄难民营的报告:圣诞节前后战线临近我们的地方,兖州和济宁的居民非常紧张。人们从济宁和周围的农村一批一批地来到戴家庄教会的房子。我们尽力帮助他们。
我非常赞赏有人提出的关于在红尘中修道的说法,的确,在红尘中修道真是不容易,但我相信天主清楚我们的处境,难度愈大天主的恩宠也会愈大。
依稀记得其中有要理问答也有关于子女教育一类的书,那时候教会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当地也没有教堂,买不到《圣经》,爷爷就每本抄很多,送给周围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