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大女儿因害怕而不愿与我们一起去,倒是她的小儿子决定与我们同行。到达鲍伯的墓地后,我们三人便盘腿坐在墓碑旁的草地上,墓碑上刻着几个字:一位慈善温和的人。令我们忍不住怀念起鲍伯来。
我曾经听到神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男孩正在向天主诉说他的愿望:我希望得到一位性情温和、高挑美丽的妻子,希望有一座带后花园的别墅小楼,希望有三个能够成为名人的儿子,还希望有一辆豪华的跑车。
然而过了半年女子就闹离婚,加上债主盈门,直闹得这青年焦头烂额跳楼自杀了,留下的绝笔书中说:实在是因为没侍奉上主,而做了钱财的奴隶,以至被魔鬼拉走……这真是用钱财买来的祸呀。
而出生率低或许也成为台湾缺乏圣召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有待学者去研究和思考。目前,台湾本地几乎没有什么圣召,传教士大多数是外籍的。
从小不听父母的,成长中不听老师的,长大不听神父的,有时教宗的话也成了耳旁风。我们该惊醒了,想一想致命圣人的渴望,想一想精修圣人的期待。
除听专题讲座外,主教神父们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十分热烈,并以积极的心态回应了当今教会所面临的困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次研习班是信德文化研究所去年计划中的一部分。
姐姐满含着泪水陪在我身旁,两位神父和教友照顾着我。半个月后,他们才看到我的手脚能动一动,也能感觉到些微疼痛。他们盼我能哭出来,喊叫一下,可是我不会。唯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就是我会写字。
1.你是神父的协助者就像神父不是以他个人的身份,在祭台上举行弥撒,同样我们要感受到自己在祭台上的一个特殊使命,也就是受命在祭台上协助神父行使他的职务。
有神父在做弥撒时,将自己的眼镜及水杯也放在祭台上,若没有孩子辅祭,直接将水酒放在祭台上。还有神父将教友奉献的花、水果、土、粮食甚至弥撒献仪都放在祭台上,以示弥撒礼仪的隆重。
一行人中,包括5位神父,2位修女。行车后不久,一位修女拿起话筒,介绍了这次朝圣活动的意义。接着,修女发给每人一份以圣经为主的公教知识测试题,让大家思考十分钟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