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父不愧为耶稣会士,他很在乎教育,而且是有质量的教育。我第二次见到苏神父,已经是抵菲一年多以后了。当时因为我急切地想早日拿到本科学位,开始读研究生,就把本科三年半的课压缩到两年读完。
“教会年”或“礼仪年”是一个新词,它是在德国路德宗的一牧师约阿纳,在1589年的一次讲道中第一次被使用。此词的使用显示出当时“世俗年”被认为是俗化的。
但是,有一位上海拉贝却知者寥寥,他就是法国神父饶家驹,他是第一位为中国难民建立安全区的国际友人。
来自陕西省的蔺圣教神父就是如此,走到哪里,他便把福音传到哪里,把主爱洒向哪里。来美读书,没想到还可以为祖国的教友们服务,在异国他乡继续传福音,忙碌但很值!蔺圣教神父说。
当时那些还没有被充军到巴比伦的国王的亲友因为煽动留下来的犹太人和巴比伦人作对,不听先知的劝告,结果城市被毁,圣殿被烧。
或者骑在教堂的跪凳上冲我扮鬼脸了……美丽如歌的福传生活在孩子们挥舞的小手中缓缓落幕,可我分明觉得它才刚刚开始……走在去教堂的路上,孩子们前呼后拥,长长的街道被幽暗的灯光映得充满了温情
感恩圣祭大礼弥撒朝圣信友挤满一堂当天的感恩圣祭大礼弥撒由教区沈斌主教主礼,海门教区及兄弟教区的神父们共同共祭。海门教区婴德会全体修女以及在外教区服务的南通籍修女也都参与感恩圣祭。
2015年,田晓庭神父的一篇文章《代表神父们说几句话》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有为神职的艰辛履职感动的,有为神职的不被人理解难过的,也有认为司铎既然将自己奉献给了基督,就要抛下个人感情和家庭牵挂等世俗情怀
追溯历史,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班牙道明会士郭德刚神父由今天的高雄前金步行往返万金传教,建立了初期信友群体,1863年以土块建起一座小教堂,然而在1865年,南部大地震中教堂被毁。
教宗本笃十六世提出的一句特别响亮“没有什么比福传更重要、更急迫、更美好”的话,在我心中激起了涟漪,神父一次次在弥撒讲道中引用它,爱德中心集体学习时提到它,福传人员在一起分享时提到它;“信德”今年的春节特刊